近五年时光,要感恩三件事。
一事为投身新媒体宣传事业,一事为参加上海的国际大学生会议,一事为从事辅导员工作。前一事姑称习得求生技能,可谓之非专业“成才”;后二事谓精神成人:国际会议,开阔视野,壮阔格局;辅导员实为理育自我,常稳精神,洗礼成人。白驹已然过隙,五年中虽不乏惊醒梦人之事,却唯有此三事历历不忘,感怀至深。
细思之,人生际遇实在有趣,想来此三事都有点插柳成荫,墙外飘香的意味。投身新媒体宣传事业最是莫名而又奇妙无穷之事。大一下,初,S君“蒙骗”简单面试便成基础数学协会开会元勋——任职干事。不曾想机会来得实在容易;更不曾想,两年有半成协会掌门;当然最是没想过在此插上了我的第一支柳条。
一番周折,几番人事跻身为党委宣传部旗下某工作室成员,辗转进入四五个研究生,两个大三男生组成的小团队,始创我校官方微博,时值大二上。从此开始理解、学习、从事并喜爱宣传事业。我不否认一见钟情之可能,却更倾于日久之后的情愫。宣传之于我,便是日久愈发情坚。入学,入大学便有意识的啃书本,慢慢的相信很多事情内里的道理是想通的,而宣传让我学习了很多也触类旁通的懂得了许多,通畅了很多。接收资讯、学习传播理论,掌握传播方法、拓宽格局、觉晓人性。虽言宣传技混饭,实为立身之用。而今言后,定当于虚处着力,亦多为实务。
农活不会多少,但确自小生活在农村,深以为“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是有缺陷的”。国际会议之后,也开始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呆在农村更是一种缺陷。参加国际大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以及之后的香港短期交流,都是柳条飘香。S君又叫我同去报名参加“国际大会”,上网一看,全英文,好在靠着蹩脚的英语大概懂了,心也自然是动了,心一动则万事备。于是,靠着“宣传技”按要求设计了一张海报,但S君因无技在身未完成报名,于是我又被“骗”了。历经波折(好事多折),终抵国际化大都市——Shanghai。面对五色六颜的国际大学生,我开始拘谨了,好在hover的主动搭讪,让我俩共嗨了一个上海。
嗨完的同时,我奋然报名了学校香港短期交流并成行。两次交流让我认识到世界之大和我的小心,相见恨晚,大概如此。之所以认为国际会议的重要性大于赴港,应该是启蒙的意义从来都是无法超越的,也许就叫一见钟情。
辅导员,我正经历着这样一个角色。从最开始的向往到视之无聊、觉之束缚到愤慨人生之庸碌,到现在的泰然与珍惜,要感谢思考的力量。这样一份工作之于我,可以比作再生父母。常言道,最好的学习是教授,我便是在教授中重生了自我:准时惜时、务虚务实、为人诚实、换位思考、情绪收控,冷静理智,有太多的成长是难以言说的。想来这段历程走到一半才算是幡然渐悟,也好,但惜夕阳无限好。
写到这里,是想让自己不忘此“心”。
常怀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