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订正)第十二章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订正)第十二章

作者: 李道69 | 来源:发表于2024-07-16 20:14 被阅读0次

李道读道德经(善本订正)第十二章

12悟:

红尘诱惑多花样,

定力缺失随波扬,

贪嗔痴念应为戒,

心性淳朴圣人方。

瘟疫喜阴不喜阳,

正气充足毒不伤,

两袖清风拂大地,

妖魔鬼怪难张狂。

第十二章 论“欲望”取舍.修行禁忌

行妨:此处指伤害。 

色音味猎货:此处指能使人乱性能引起六欲泛滥的东西。

腹:此处指本质。

目:此处指浮华。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李读经:过分沉迷于五色的人,长比以往,眼功能容易受伤,将会有失明的危险;过分沉迷于五音的人,长此以往,耳功能容易受伤,将会有耳聋的危害;过分沉迷于五味的人,长此以往,味觉功能容易受伤,将会有味觉丧失的可能;过分沉迷于骑马打猎的人,长此以往,清静之气丧失,将会有心发狂.意不宁的危害;难得的财货,容易引发他人贪欲,将会导致有些人“抢夺.犯罪.受刑”。

以上这段话,在警示“修行”者:“只有经受住物欲横流的诱惑,才能顺应道德法则,立于不败之地”。物极必反,懂得欲望取舍很重要;合理的欲求不能变成贪欲。

总结:圣人只为肚子饱.不为看着好;也就是说圣人重本质“修身养命”.不重浮华“六欲迷眼”;所以说,圣人重本质,去浮华。

题外话:人生在世,诱惑无处不在,面对各种诱惑,收住欲望的人少,为啥?因为德行不足,所以定力不够,只有厚德才能载物。因此,教书育人应该先把人的良善之心培养起来,以增厚其德行,只有如此,面对各种欲望诱惑才不至于迷失自我.违害社会。反之,以诱发人的“贪嗔痴”为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是自私自利之徒,有奶就是娘。由此可知“尊道德法则”的重要性。

李道说:沉迷于外物就是贪嗔痴念重!沉迷于爱好,易玩物丧志;静不下心神,令人烦躁,会影响健康;收不住欲求,欲望膨胀,就会形成贪欲,人性就会被扭曲。如果人的仁善之心缺失,知识越多对社会违害越大。“色音味猎货”皆宜有度,无度迷失遗祸无穷。“尊道德法则”就是:消除挟恩图报之意,消除恃才傲物之心,消除居功自傲之势,消除以大欺小之行。这就是玄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道读道德经(善本订正)第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gk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