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一些课程,有一个关于能量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
原来,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是不一样的,能量也有高低。有些工作只有A能做,如果硬是丢给B,恐怕难担大任。
引申开去,如果将人的能量简单划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类比,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假定,能量弱的类型可以分为外刚内柔,外柔内柔。如果两者从事的都是比较柔性舒缓、甚少内耗的工作,就不会有太多问题。然而,一旦被施重压,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损伤。其中,外刚内柔之人极易让人产生误解,会被认为是那种无懈可击的铁娘子,最要命的是她自己都这么认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会促使她去从事一些与其能量不匹配的事情,极易产生内心的冲突而得不偿失。
再比如,能量强的类型可以分为外刚内刚,外柔内刚。对于前者无须多言,对于后者,还是要多说几句。外柔内刚是能量强的人的保护色,她可以很圆融地处理任何事情,却不带过多的情感或拖泥带水。内耗什么的,于她而言基本都不存在的,或许早已被她的高能量消融殆尽。
有了这样的类比后,对于之前我想不通的事情顿觉豁然开朗。
我就是那种外刚内柔的人,却误以为自己的能量很高。于是,在陀螺般的高强度压力下我会逐步败下阵来,所以,在工作中就会出现要么拼命三娘,要么摆烂躺平这两种极端情况,想来也是没有很好地认清自己。
以前,我还天真地以为是自己时运不济或是方式方法问题,现在想来,一切似乎都是有迹可循。
而我的朋友却是外柔内刚的人,她很少内耗,想到就去做,也会借力使力,而且思维特别清晰。看她的朋友圈,有一种满溢的生命活力,什么惊险的体验都不在话下。她确实活出了生命的精彩,这与她的高能量也不无关系。
当然有人会问,难道能量高低不能转化么?
确实可以。但需要系统地改变饮食结构、身体素质,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且我们也切莫低估习惯的力量,它总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又拉回到舒适区。
所以,默默地努力,不要声张。
尤其在自己低能量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学会说不,精力保持聚焦,每次只做好一件事;等到能量高时,或许就能有所收获地厚积薄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