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各有各的光鲜,晚上各有各的孤独 。
这孤独虽败犹荣。这孤独看似拉开了一条分界线,告诉你我的地盘请勿近,但这孤独离懂得的距离并不遥远,甚至是触手可及的。这距离是慈悲的结果,不束缚,不缠绕,不占有,不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
最好的婚姻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关键节点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大多时候是不窥探,是各过各的。
成年人的感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猜对方是否会想自己,揣测对方的想法,陷在过去忧虑未来。 这些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 ,多去想一下都是你的不对 。
各怀心事,只会渐行渐远。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 。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和父母需要,丈夫和妻子需要,朋友与朋友间需要,有“安全的距离”,反而会让关系更亲密。
人与人之间最合适的距离就是适可而止,走得越近,越是灾难,无论你有多爱那个人,人最应该学会相处的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天长地久之前,我们要学会如何分开。
周国平先生说:要使婚姻长久,总的原则是亲密而有距离,开放而有节制。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同时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
人各饮水冷暖自知,难为人道欲说还休。不要把“我为了你好”,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个人,保持距离,是保护自己的感情,免得受痛苦。
有两个人独立哪怕狭小的房间,各自在房间里自由。房间怎么摆设,自己在里面做什么,随心所欲。
可以约着一起看海,散步的时候没有很多话说也享受并肩走的快乐,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温暖。
哪怕他还在和旧日的女友联络,也看破不说破。耐心一点,他会处理好的。
习惯他的气味,就好象熟悉你自己身上的气味。有相似的生活品味。包括着装,三观。白天工作时不会想起对方,但累的时候,知道他就是家。
舒婷在《致橡树》中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任何人都需要自我和解与成全,过于依赖亲密关系不是给感情加码,好的情感往往是经历矛盾和风霜,到头来在距离中守护彼此,谁也离不开谁。
绝对的爱是不存在的。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得装,该和解的和解,该糊涂的糊涂。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尊重独立的灵魂,比以前的自己过得好就好,比从前的我们过得好就是真的好。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重复着亲近和疏远,从而找到能让彼此都不会受伤害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