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确实能限制人的想象,比如我。
今年正好是单位成立二十周年,前天举办了年会及二十周年庆的活动。老板给大家预备了礼物,每人一个拉杆箱。
同事帮我领来的,说让我看看,我说就放墙边吧,没啥看的,不就是一个拉杆箱嘛。
同事说,这个箱子不一般,好像挺贵的。
我说还能有多贵?最多也就几百块钱呗。几个年轻的同事就笑,说我猜少了,因为这个拉杆箱是名牌。
我说再是名牌,还能有多贵?难道还上千了?
年轻同事们开始用手机扫那个牌子,又是上什么宝,什么东的去查,然后告诉我,公开售价在六千左右。
我真的是大大的吃了一惊。倒不是一个拉杆箱六千块钱有多么让我不可思议,关键是我认为给大家发礼物,用六千块钱买一个拉杆箱,太出乎预料。
同事查了以后,在群里发了一段介绍文字:
日默瓦属于高端档次的。
日默瓦是全球领先的旅行箱品牌,旗下旅行箱均使用铝镁合金和高科技聚碳酸酯材料打造,并且是少数仍然在德国进行制作工序的旅行箱企业之一。
日默瓦拉杆箱是一款德国产品,这款产品很多部分都是采用人工制作而成,具有流水线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款一流的拉杆箱。
从传统铝制旅行箱到高科技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轻量旅行箱,日默瓦的沟槽式设计让人一眼就能清楚无误地辨认出来,尽管没有明显的标识。
按我这个老农民的想法,与其花这么多钱给大家买个拉杆箱,真不如把这些钱直接发现金给到手里——哪怕一半也好。
一个拉杆箱,出门带着走在大街上,走在人流里,走在地铁、高铁、机场里,谁还能看看它值多少钱?结实方便、能多装东西就好。
虽然同事发了介绍,我还是表示不相信。当然,我说不是不相信你们的结论,是我按照做事的道理思考这件事,觉得不可信。
如果买个拉杆箱,花上一千块钱,就足以买到非常有面子的,没必要一定买这么高档的。老板再好,也没必要用这种看不出来的方式给大家发福利。
如果想按照五六千元这样的标准给大家发福利,完全可以买很多即实惠又好看的一大堆东西,或者干脆除了一个几百元的拉杆箱以外,每人包一个大红包,不是很好吗!
我知道团购肯定比市面价格低一些,究竟低多少不清楚,另外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么贵,我也不清楚,但是这个品牌的市面价值,是确定无疑的。
我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自己不肯相信呢?
我想,这就是自己没赚到钱的原因。
自从到了这家公司打工,因为归老板直接领导,所以经常有机会跟老板接触。
老板今年正好五十岁,比我小了五岁,但是从他身上,让我看到了自身很多的缺点。
我现在的一个基本思考框架是这样的:面对一件事,如果我得出的结论跟老板不一样,我首先就认定是自己错了。
这不是为了讨好老板,因为他并不知道我心里在这样暗暗比较。
我的理由很简单:他是老板,他赚到了很多钱,那么他的决策肯定处处比自己高明。如果自己想的跟他不一样,只能是自己错。
然后自己就去努力思考,为什么自己想的不一样,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会得出来不一样的看法?!
关于这个拉杆箱,自己错在没见过世面上,对于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理解的不到位。自己一直就不重视形式问题,其实《高效能笔记法》里面也说过,形式即内容。
不从形式入手,是不可能有好的内容的。比如设计一台设备,自己对外观总是不太注意,总想着只要功能好用就可以。
实际上,外观才是最容易打动客户的地方,而功能性方面,大家都差不多,也很难在这个地方超出同行很多,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别人。
如果再不重视外观,怎么可能卖出去?更不用说卖个好价钱了。
去年初我按照工业设计公司出的方案设计了一款外壳,得到了用户好评,也卖出了极高的价格,这就是外观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许多看到那个外形的用户,都夸漂亮,然后就形成了订单。
当然,这是老板让这样做的,他找的工业设计公司,花了大价钱,这是自己绝对不可能去做的,然而恰恰是老板这样做,才让产品站住了脚。
因为那个设备,里面的功能性部分,就是买的同行的,仅仅让我给换了一个外壳,就打败了同行,还卖出了高价。
所以说,自己在如何做好表面文章方面,确实是思想太落后了。这个拉杆箱问题,应该也是自己这方面思想在作怪,才不肯相信那样的可能性。
要继续跟这个老板学习,学习他身上能赚钱的特质。虽然自己不可能再去创业,但是学会了也不是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