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来临,偶尔会看见绿色植物露出地面。我和丈夫兴致勃勃拿着挖菜刀和方便袋去地里挖婆婆丁。
记起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到春天,野菜就成了家里的桌上美食。或凉拌或熬汤,或者干脆洗洗直接上桌,就着大葱蘸酱也不失为美味。每日放学后,夕阳余晖下,几个伙伴一起行走在乡间野地里,打打闹闹,寻寻觅觅,夕阳映红了笑脸,嬉笑声在春天的田野里四面响,一会儿功夫,竹筐里就盛满了各样野菜。有婆婆丁,大脑瓜,曲末菜,荠荠菜……春日暖阳一到,婆婆丁就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了,它也最先被端上餐桌。渐渐地,大脑瓜也长大了,当曲末菜长出来时,婆婆丁就被冷落了。曲末菜鲜嫩可口,婆婆丁因为长出来的早,已有点老硬难嚼了。荠荠菜是最好的做汤食材,就着玉米面大饼子喝汤,那真是鲜美香甜,现在想想还口齿流香……
小时候生活虽苦,可也过的有滋有味。经过时间的沉淀,野菜的香味更是穿过岁月的壁垒深深镌刻在记忆里。现在条件好了,野菜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反而成了稀罕物。每年春天,我总要去野地里挖些野菜回来,为尝鲜,也为怀旧。但常常是满怀希望而去,盛满失望而归。
我和丈夫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寻找,竟然没发现一颗婆婆丁的影子。如果是以前,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有婆婆丁的身影,碧绿的叶,金黄的花,最是显眼。可如今,它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任我和丈夫怎样寻寻觅觅,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是婆婆丁变娇贵了呢,还是农药太多,婆婆丁的生命难以延续了呢?
如今婆婆丁也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出生地也搬到了高高的山坡,不知道这是幸也,还是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