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在不同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地球人都知道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刚过完200岁生日的咱们中国人的革命导师和老朋友卡尔.马克思、很多人用电脑工作娱乐赚钱却并不知道的“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等等,他们都是犹太人。
而在营销这个杂糅的领域,则有一个叫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犹太心理学家,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从而帮助营销从业者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猜测预判或捕捉迎合消费者群体(或说是整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阶段可以通用的各种潜在的消费购买需求或行为。
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五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按需求层次由低向高递进。可以参考下面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阶梯图,再对比下自己的现状,看看自己目前处在人生需求的哪个层次。
华哥再适当举例说明一下:
当华哥还是个婴儿baby不会说话时,会用哭声来表示:我饿了,我要吃nai…这个低层次的生理上的需求;
当华哥离开家乡农村来到外边沿海城市深圳时,对于找份工作的需求就会变得很强烈,因为如果没有工作,那就是流民,一点安全感也没有——看到警察会躲开,那时如果运气差,弄不好就会被送去樟木头关禁闭的;
后来工作稳定了,就有了一定的社交需求,要去结交一些同行朋友啊、老乡啊,妹子之类的,内心如果没有某种明或暗的需求在驱动,人是不会付诸行动的;
再后来做了主管,就希望下属员工尊重自己,外边的业务员也尊重自己,有时会把别人的拍马屁或刻意讨好,也理解为对自已的尊重;
到现在,则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像这种花时间写篇又长又臭的博客文章,就是一种基于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所驱动的行为。
总之,一番比对,这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总能套在自己身上。这或许正说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下边这个图,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细化补充,对于从事营销的人来说学习理解,或许有一定的帮助。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七层)增加了点啥?
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即需求理论由五个层次扩充为七个层次。
求知需求,又称认知与理解需要,是指个人对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审美需求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好像也很对哦,如果没有求知需求,人类不会一代一代地,去探索和理解宇宙自然,华哥也不会在工作之外还去参加什么学习;而审美需求,可是说是人类的天性,历史与考古学家证明人类爱美在远古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存在,更何况在21世纪这个商业化的社会里,对美的追求更是被刺激和放大了。
不说了,找了一张图奉上,感兴趣的请细细品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1层〜16层)是个什么梗?
华哥在网上还看到有人(属于世界上另一个号称聪明的东方民族)把马斯洛需求层次提升到11层甚至16层的,美其名曰“升级”。哥笑了,你以为这是练习赤阳神功(源自刘德华主演的电视剧《魔域桃源》)啊,你这是要建设营销或幸福人生理论的“巴别塔”么?
就算“需求层次理论”好比赤阳神功,马斯洛也只是练到了第7层,就练不下去了,你丫一飙就练到了11层、16层!?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忽悠而理论,这真是有点儿过了。
好在马斯洛在另一个世界,不会跳出来打假这个没有提交过论文,未经学术领域通过审批的、冒牌的11〜16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解,是得一层一层的打怪升级,不可直接跳过吗?
华哥认为,如果你是初次接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学习和理解来说,大体上是一个梯级一个梯级,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则不必如此拘泥啦,除非是为了应付考试。
有时华哥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活在滚滚红尘中,每天上班挤地铁,有时还受领导老板同事或老婆or女友的气,日子过得紧巴巴凄惨惨累得不像个人样苦不堪言,却又不得不常年坚持如此;而有些人啥都不管直接出家做了和尚不受羁绊跳出俗世外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好不自在面色平静幸福快乐。
有时当我坐在小饭馆里,吃着好吃的(如烤串)美味时,会有微微满足的幸福感,偶尔也会想,同样都是人,为什么和尚不来追求这种基于口腹(生理需求)的满足和快乐呢?真替他们遗憾啊!我想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们,他们的回答则只会是微微一笑。
我看和尚太清苦,和尚看我太悲催!
为什么有人要去当和尚孤单过一生?而为什么和尚看上去又还那么幸福?那如果套上这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需求是高层次的,直接跳到了最顶层,即追求自我实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这下理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即是对应佛家所说的极乐啊!
那些极少数有慧根的人,例如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就是无师自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直接跳到顶层,去追求人生幸福快乐最高境界的实例之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现在学习掌握对于营销或追求成功幸福的人生还有用么?
你知道这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吗?答案是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而现在,是2018年。
你知道马斯洛是哪一年去世的吗?答案是:1970年,个人猜想,现在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包括华哥自己,那时大多还没有出生呢,或许连单细胞都还没有形成。
那,这是个老古董,为什么还要花一定时间,去学习琢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东东。
主要是,做营销需要强化点理论,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可以帮助自己走得更远;另外营销理论较成熟的也就那么多,咱中国80年代才改革开放,从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狂飙转变至商业社会,自身是没有啥理论沉淀的,大都是拿来主义,虽则如此,然国外的学术不造假,东西拿来就能用得上,一些所谓旧的东西或思想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的。
再者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背后是挖掘人的潜在需求,是人性的显示面。而人性呢,是复杂的、多变的,然又是亘苦不变的。如果你理解了人性并懂得在实际中活学活用,那么不论做什么,营销炒作、文案写作、活动促销、人际交往、销售谈判、恋爱结婚等,针对不同的人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或不自觉地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了解其背后的真实需要,从而发挥用场。人性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虽然看不见,却作用在背后。
华哥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正常的人,传统的人而言(例如2000年前更早出生的人),或许还是可以套用的,而对于新新人类群体或神经病来说,那就难了。
总体而言华哥认为,理论是用来开拓思维和视野的,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会比不知道要强,至少可以当作一个谈资来装逼自己的专业实力;或用来应付考试和面试;只是在营销工作实践中,可千万别抱着理论去套用,那就迂腐了。
最后的最后,华哥只想用绕口令的方式来调戏放松一下:营销理论好比马后炮,专家怎么解读都叫好,营销理论也好比避孕套,用手指正面反面就能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