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人对于酒的认知发展

中国人对于酒的认知发展

作者: 远山山哥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11:26 被阅读0次

历代关于对酒的记载和论述有很多,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酒作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可以增进友情、乐趣, 所以古今人们对酒多有阐述,有的甚至异常精辟,给人以遐想,给人以智慧。

汉代以前,酒与生活密不可分

酒作为饮食物来说,主要还是食用,所以《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意思是说,有酒食应该先让长辈食用,这也可以体现一种孝道。 这就将酒食与生活和做人的品质联系了起来。

中医对酒的认识很深刻,《养生要集》云:“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故 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古人早已知道喝酒要有节制。

晋唐时期,饮酒有益亦有害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唯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人饮之使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酒的特性是遇寒也不结冰, 故云“性热”。酒既有益,也有毒,云其有益,是说可治病、强身、助兴。其有害,是说有毒,多饮会产生不良后果。酒的这种双重性,关键在于善于把握。

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云“酒,味苦甘辛 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气。”这是讲用酒可以治疗疾病。醉卧当风,则成癫风。醉浴冷水成痛痹。服丹砂人饮之,头痛吐热,养脾气, 扶肝,除风下气。”少量饮酒对于身体是有益的,而多量饮酒只会伤害身体。

宋元时期,酒可作为药用

元代《汤液本草•卷之六•酒》对酒的描述为:“能行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 味之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缓也。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 至极高之分。若味淡者,则利小便而速下。大海或凝,唯酒不冰。三人晨行遇大寒, 一人食粥者病;一人腹空者死;一人饮酒者,安。则知其大热也。”这是说酒性热, 能行散,并能防病。这一时期的中医药学家对酒都有认识,亦有作药用,取其活血温经之功。

明清时期,详知酒之功效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酒酿》云:“酒酿俗名酒窝,又名浮蛆, 乃未放出酒之米酵也。味酽浓,多饮致腹泻。性善生透,凡火上行者忌之味甘辛,性温,佐药发痘浆、行血、益髓脉、生津液。”

综合上面历代医家对酒的认识,酒是有益的,这是指少量饮用,而如果大量饮用,又是极其有害的,不但伤害身体,甚至可能伤及生命。

相关文章

  • 中国人对于酒的认知发展

    历代关于对酒的记载和论述有很多,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物资、财富大为...

  • 湖南白酒品牌区域市场操作要点

    结合自身对于目前酒水行业的认知、湖南酒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品牌现阶段的情况,总结了区域市场的操作要点,旨在抛...

  •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学习整理(19)

    婴儿认知的发展 对于婴儿心理的发展,人们普遍关注其感知觉、注意、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过程的发展。多年来对这些领域里的具...

  • 三观九度法品评酱香型白酒

    众所周知,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大家在选择酱酒的时候,对于酱酒的认知半径,决定了我们的视野的宽度。目前仁怀市定位于...

  • 对于认知的新认知

    今天来了一个灵感修好了脑子的一部分,也顺便回答唐老师的问题。 关于认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看法与...

  • 年轻的酒

    中国人的酒文化博大精深,酒可成事,也可误事,对于酒,感受很多,又爱又恨吧,自从当兵入伍以后,才得以染酒,并从...

  • 儿时的年味|那时那味那年

    年也称春节,对于中国人是有着别样的情感的。古老的文明将中国人对年的认知,刻印在了华夏民族的基因里,与生俱来,...

  • 我不想成为拥有“武功秘籍”的人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有一个对于优秀和成功的认知谬误,作者称之为“秘籍型认知”。 如何变得优秀?如何能够成功?你需要的...

  • 对于痛苦的认知

    人的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他的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APP。——梁宁 一个的底层操作系统是情绪,主要包括愉悦、痛苦、恐...

  • 对于认知的摘抄

    浅谈你们根本不懂的区块链游戏 36氪的朋友们•3小时前•区块链 复盘过去十年,站在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大大小小机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对于酒的认知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ri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