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我不聊一些宏大的东西,只想切入真实的自我,探讨一些错误的认知方式和言行方式,以及持续改善的方法。由此可能会带来一种普遍意义,可以推及到别人,让那些同样处于困境中的人有所启发。
今天我想聊聊一种合作障碍,就是紧张感。在合作中,经常会有两种关系,主导和被主导,主动和被动。在项目中,一般主导者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而被主导者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即可。
就合作能力而言,被动者只需要完成既定的事项,所以只需要一种相对普通的合作能力;而主动者需要的合作能力是某种进阶型的,他需要调和项目和各个成员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意味着需要调和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和产出的关系。
因为需要控制的范围超出了自己,不可控是因素明显增多,每当处于这种位置的时候,我明显会感到紧张,特别是当场面完全不受控制的时候。
一个人可控的范围越小,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小,相对的在现实中生活也会越艰难,所以,就是合作能力决定了生活的好坏,最坏的生活也就是最被动的生活。
究其原因,我觉得我的紧张感的来源也是由于长期在被动中生活,被动的生活也就是逃避一般的生活:只想快速找到答案,而不能与不确定性和不舒适共存。如果不能在某种不舒适中创造价值,就可以说一个人是没有合作能力的。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合作能力是检验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一种标尺,也是能否获取幸福的关键。
总结一下因果关系,首先因为不接受不确定性和不舒适的位置,所以就开始逃避困难,逃避意味着无法按部就班的训练合作能力,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如果一直处于最初级的水平,类似于酒肉朋友的那种水平,掌控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只剩下自己,这就会产生了一些心理疾病。类似阿德勒书里提到的“广场恐惧症”——把自己困在家中,因为任何的不确定性都会让他不安。“广场恐惧症”是缺乏合作能力的最极端的表现,但是广场恐惧症患者的紧张感和我主导项目时的紧张感是类似的,甚至说是同源的——都是来源于对不确定性和难以把控局面的恐惧和焦虑。
所以,解决紧张感的要诀在于训练合作能力,在于与不同意愿的人共处,其实也就是不以自己是意志为中心,关心别人的意愿,在各种意愿之中调和,找到关于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做出自己认为的最佳结果。
这是我主导项目时候得到的一些启发,放下自我意志也就放下了紧张感,调和意愿,和不确定共处,等待收获意料之外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