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儿离开家,在外校生活的第二天。
分班考结束后,班主任吕老师及时组建了家长群,将开学需要准备的物品、孩子寝室分配情况、校车的路线、接送时的注意要点等信息一一地告知家长。
信息全了,心里就有了底,不再慌乱。
因为有一些细节需要沟通,我和吕老师有了多轮对话,感觉她是一位负责、踏实、细致、有爱心的班主任,心里暖暖的。
昨天下午到达外校的时候,众多志愿者已经排起了长队,井然有序地接收入校的孩子们。
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健康,外校没有让家长进学校。行李写上班级、姓名、宿舍号后,由志愿者帮助孩子搬到各自的寝室。
为避免拥堵,送行的车辆需尽快离开,测体温后,我还没来得及煽情地拥抱、告别,孩子就和志愿者一起快速进入了校园,望着孩子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有点空空的感觉。
突然想到给孩子写的信还没有交给她,就赶紧写上宿舍号,交给了校门口的老师。
信里是我想对她说的话,平日的沟通过于碎片,书信可以系统地将心中所想表达完整,也希望这封信可以伴随她度过住校后的第一周。
回到家,过了一会,我给婆婆说,孩子不在家,我还有点不适应,觉得有点怪怪的。婆婆说,是啊,一直在家,突然不在家了,觉得少了点什么。
孩子独立的同时,也是家长独立的过程。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这种依存与共生的关系,需要慢慢进行转化。
晚上的时候,吕老师分享了外校老师的会议,9点10分,外校的操场上,初一班级的班主任加配班老师在操场上交流一天接待孩子的信息。
校长听取老师汇报学生入校的情况后,解答每位老师那里家里询问的,还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解答完毕后,老师还会再一次去寝室了解孩子的情况,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安然入睡。
在吕老师分享的一组照片中,我看到了孩子,照片中的她笑容灿烂。
教室的黑板上老师写着:“welcome to our family”(欢迎来到我们的家),同学们井然有序地坐着;餐厅里,孩子在安静地吃面;寝室中,映入眼帘的是铺好的床铺,叠好的衣物,上下铺的同学友好地坐在一起。
这些照片让我感动,也让我心中释然。
对于孩子,我希望她能懂得感恩,真诚做人,志向高远,自我实现。成为会思考、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社会人。
这一切离不开家长的培育以及老师的培养。
藤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少年。
相信有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环境,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生。
加油!孩子,妈妈也会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