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eflection | 第16篇

Reflection | 第16篇

作者: DL诺尔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20:19 被阅读15次

一直就想写这篇,当时就听完《得意忘形》的人际关系公理这一集,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得到了不错的反馈。

公理就是基础,其他一切所谓的亲密关系的秘籍都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1.人际关系是在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

在一个互动当中,没有人可以单方面做主。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是在从自己的角度,发起一个对关系的定义,然后等待对方的回应。——所以,你要说自己是一个处不好关系的人,首先得看跟你相处的那个人同不同意。

所以说,你在不同人群面前所表现的互动模式也会不一样。

互动的本质就是:一方发起定义,另一方选择认同或不认同。

如果对方认同你对关系的定义,看起来就像是在这段关系里,你掌握了主动权。但其实——永远不要忘了这一点——这里有对方给你的权力。

非常重要的概念,授权。

如果把「影响力」这种东西(它可能有很多别的名字:权力、领导力、控制力、摄受力、说服力、人格魅力、气场、高情商)当作客观的存在,一个人就会走到非常狂妄的路上。他追求通过自己单方面的修行,可以掌控一段人际互动,眼睛里就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本质上是要把别人变成可操作的对象。

想要按自己的意志调教伴侣的人是在做这件事。

研究怎么样写出爆款文的自媒体作者是在做这件事。

教授人人都可以快速发财的课程也在做这件事。

关系是互动中产生,而不是单方面。

2.在人际互动中,你可以做一切事情,但无法控制你这么做的结果。

你可以去说任何话,去做出任何事情,但是后果是无法控制的。

3.在人际互动中,你永远只能看到别人怎么做,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我们一直在这种永远没有真实答案的猜疑过程中,去和别人互动。每一次自以为正确的结论,都是我们选择相信的结果。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感受不到。大脑会帮我们把这个过程自动完成,而不会每次都弹出一个对话框:这次您是否选择采信他的说法?我们自动把心里的猜想等同于客观事实,然后进一步用这些「客观事实」,去强化心里的猜想。

男女关系中,我们更容易去猜疑对方的想法,并想办法去寻找相应的迹象去证实自己的猜测,这也困惑很多的女性,我们很容易想:“他在沉默/没有回复/说了这个/表情这样,会不会因为...."

其实最后的事实是:你想太多。

当你意识到人际互动中你无法正真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也许就会放下执念,放下”侦探“身份。

相关文章

  • Shaderlab Notizen 12 漫反射可编程Shade

    一、Diffuse Reflection 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又称Lambert反射,...

  • 漫反射式红外线传感器

    单词Word激光laser反射reflection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

  • Reflection|第5篇

    今天整理完教学元素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由衷认为不管是老师或者是家长,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则 1.教师爱学习,学生...

  • Reflection|第6篇

    Susan没有更新将近两个月的公众号,并用这本杂志给予了她的成果。我真的很是期待,但是当我得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

  • Reflection|第7篇

    这次的新杂志质量很高,也比较难读。 我通过画思维导图,大致明白了她想讲的内容,刚开始觉得矛盾的地方豁然开朗了。 1...

  • Reflection|第3篇

    今天看的书《恶意》里,最后结尾处提起凶手利用“性格描写”,给警察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误导:他可以残忍的毒害一只猫,那么...

  • Reflection|第1篇

    人类由于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 激励机制,就是由斯金纳的实验(训练狗的对激励的反应,并改...

  • Reflection|第2篇

    人类喜欢和热爱被喜欢和被热爱。许多在情场上的胜负皆因他/她能否表现出额外的关怀和爱护,而一般来讲,人类终身都会渴望...

  • Reflection |第0篇

    随着阅读的书籍不断增加,发现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我猛然的意识到自己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但是 很少...

  • Reflection|第4篇

    关于读书最近的感悟: 1.选书是最关键的。可以通过豆瓣上的评价,还有目录去筛选好书,还有适合自己的书。 2.已经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flection | 第16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vx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