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及自己的课堂教学现状,仍然存在着浓厚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与氛围。比如,处理一篇文章会采用串讲的方式,仅仅强调书本里的观点和考点,没有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懂得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与文化,通过采用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方式丰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我学习,仅仅满足眼下学习的诉求,不能面向未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再比如,每个学期的教学我都在赶进度,不是因为教学时间不够,而是我们习惯式地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教教材,再以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考试,为考试服务。
反观自己的不足与落后,虽有强烈的改变意识,但始终下不了决心,大胆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我陷入了常规化的不良习惯的怪圈,每天感觉都在原地打转,无从下手。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照当下,反思自我,顿感危机四伏。但是,我喜欢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教育使命与教育情怀让我一刻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不能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地度过我的美好的青春年华,我应该充满勇气,满怀豪情地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一、“把读书变成教学的工具”是我自主成长的路径
教师这个职业,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的。照理说,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应该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对教师而言,读书首先是自己生命成长的一种积累和完善,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重建与修补。
但是,自认为多种理由,我却决绝读书。现在明白了,教书的根在于读书,教师读书是最重要的备课。教师不读书,就会切断文化与思想的命脉,教育教学的底气与灵气便会被吞噬掉。其实,自己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不必要一定要出去向他人取经学习与效仿,根据自己读的一本书就可以做改革。
下面是我自己制订的三年阅读计划。必读书籍:《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学勇气》(帕尔默);《儿童纪律教育》(费尔兹);《名师备课新思维》《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学校是一段旅程》(托灵·芬瑟);《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等。选读书籍:《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特别的女生撒哈拉》(爱斯米·科德尔);《教育漫话》(洛克);《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逃避自由》(弗洛姆);《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老师如何和学生说话》(吉诺特)等。
二、“用实践的理念指导课堂”是我教学改进的策略
课堂是教师自我修炼的重要场域。教师通过课堂能创造令学生终生难忘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艰辛与愉悦,点燃起学生探索大自然与科学奥秘的激情,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课堂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的精神品质的塑造、关键素养的培育与幸福指数的提升。
但是,我的课堂却是极其传统的,没有多少积淀。比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提出的问题,往往发现学生在阅读一会后,便举手跃跃欲试,然后依常规我们会让孩子逐个回答。过程中,却忽略了追问“还有吗?”“还有谁?”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只顾着如何推进自己的教学,就只想听到自己考虑一致的答案。有时还会无情地“绑架”学生按照我们的思路,生硬地板书了事。此外,我们的课堂还缺少对学情的分析,课堂不能随时敏感地捕捉学生的生成资源,过多追求的是发言热闹的课堂,忽略了与孩子们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教师只有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与宽容愉悦的生命底色,才能透视并了解教育的真相,才能理解课堂的本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与活力。
今后,我要努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探索中培育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体现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甚至还能体现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多种个性素养。应充分认识、把握自身的个性特征,并按照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和审美诉求,自始至终地贯彻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其逐步形成一种独特而稳定的样态,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具体到实践,我会让多种学习方式在课堂内外得到呈现。比如,设计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课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实践、多表达、多展示。课下,学生做手抄报、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或舞台剧、诗歌朗诵、社会调查等。实现学习场景相互融通,让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组织学习,让学生站在教育正中央。
三、 “在教学反思中构建教学方案”,是我教学研究的追求
每个老师,站上讲台,可能一讲就是二三十年。第一堂和最后一堂,公开的和私下的,这些课肯定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这一堂课和上一堂课是不一样的,自己的这堂课和别人的那堂课,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的方式,还是方法,无论是教学的过程、得失,还是感受、体验或者是教训,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记录,到最后退休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曾经上过成千上万堂课?我们用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站在讲台上,曾经教过那样多的学生?这是很多一线教师需要郑重思考的命题。
实践成就教师的底气,阅读滋养教师的灵气,思考促进教师的锐气,那么,写作造就教师的名气。教师要教书,要读书,更要写作,哪怕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读的一本书,我们写下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可能都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改变,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作为一线中小学教师,我懒得读书,更对教育写作有畏难情绪。可以说,除了每天忙于撰写自己的教案以外,再就是每学期被动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就再也没有拿起笔。我深知,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写作行动。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拓展知识层面、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没有反思的经验是肤浅的知识、狭隘的经验。有反思的学习,是教师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学习,经过理论的重建,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革创新的目的。
从现在开始,我要每周坚持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比如每次听课和研课后都要及时完成教学反思。我还计划撰写写班主任日记,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持续跟踪。除日常教学反思外,争取每年拿出两个经典课案。尝试比较熟练地写作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逐渐向专业杂志投稿。直到能够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阐述,并写成论文,最后达到能够出版自己的个人专著。
我要让教学反思变成我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助推我成长、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策略的有力工具,用它我学会用自己的声音对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做出解释,使我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发现适合自己行动的最佳方案。
总之,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增强的自己的教育活力, 把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回归到课堂教学这一原点,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生命体悟,聚焦真实教学问题,探寻本质课堂创造,把自己的行动始终植根于教学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凝心聚力、奋力拼搏,把信心和行动都指向与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育境界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我立志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