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各类媒体,看到经常有人问,我想学好营销,想成为营销专家,我应该读什么书?应该从哪开始?我最近重读菲利普.科勒的《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做个简单梳理,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本书说了什么
主要说STP+品牌+4P+客户管理
第1篇《理解营销管理》,讲述了市场营销的概念、范畴、重要性等;
主要适合读者:营销小白
第2篇《获取营销洞察》,讲述了如何收集信息、理论分析、结果预测;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市场调研从业者
第3篇《了解与认识顾客》,讲述了市场细分和市场目标,是TO B还是TO C,以及市场的定位,综合起来就是STP, 市场细分(Segmentation)、市场目标(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品牌经理、客户经理、销售人员、乙方或营销策划公司从业人员,如华与华、叶茂中策划等
第4篇《培育强大品牌》,讲述了品牌的概念、重要意义和品牌的定位、竞争;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品牌经理、创意、设计、文案等
第5篇《开发市场供应物》,讲述了其中的2个P,产品(product)和价格(price);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产品经理、研发人员、生产人员
第6篇《交付价值》,讲述其中的1个P,渠道(place);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各地区办事处、渠道销售人员等
第7篇《传播价值》,讲述了其中的1个P,推广(promotion);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品牌经理、创意、设计、文案、广告、乙方或营销策划公司从业人员
第8篇《实现成功的长期成长》
主要适合读者:创业者和创始人、营销副总、品牌经理、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研发人员、生产人员
常见的思维误区和一些感悟
1、基本上,所有营销类的书籍中,本书是一个主框架,其它的书籍都是对本书知识的延伸、细化和补充。比如,《定位》是对第3篇第8章的补充,《无价》是对第5篇第14章的补充。
2、本书主要帮助我们建立营销领域的思维框架,营销人其实有很多的细分岗位,调研、策划、文案、广告、SEO、大客户、零售等等,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想要成为专业的营销人,还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
3、销售不等于营销,销售是1对1、或者1对有限的多,营销是1对多。营销主要在于集中资源造势,销售在于成交。
4、公司业绩不佳,作为领导者,不要只找一线销售人员的问题,这是典型的外行,帅锅、懒惰思维,销售只是营销的一部分、一个环节而已。 孙子兵法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5、营销从业者,要抓住形势,公司不同的阶段,岗位价值和岗位机会都不同。公司创始期,重点是STP、研发、产品相关的工作;公司投入期,重点是产品、生产、价格、品牌相关的工作;公司成长期,重点是广告、策划、渠道、销售相关的工作;公司成熟期,重点是品牌、客户维护相关的工作。如果公司开始转型,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6、战术决定战略,战略推动战术,我们应该自下而上地进行营销,即先确定实用有效的战术,再将战术转化提升为战略。如果既定的战术和战略远达不到预期,就要及时终止,调整部署,转换使用新的战术,再发展为战略,在其他项目中获得成功。
7、价格看上去最没难度、最没发挥空间,我们也经常把价格作为营销的第一武器去使用,这是对价格最大的误解。
8、所有的营销理论跟一般学科一样,都是基于最理性的考虑,实际上,“人”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做营销的任何环节,都必须懂点心理学。
9、对于小白,刚开始进入营销行业,不要想着高大上的营销战略和定位等,从基础做起,任何好的营销战略和定位都是来自于实战中的一个有效的战术、和后期对其的资源集中和放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