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站桩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遇到了心里问题一般就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堵,二是疏。
由此我想到了大禹治水和他的父亲鲧gun。
大禹的父亲鲧采用的是堵的方式,就是用息壤把水堵住形成了湖泊,折断了水流,阻止它向外扩散,这也是取得了效果的。
由于堵住了水就保护了人民,使人民不再受到河水泛滥的伤害,并且形成湖泊,在干旱需要水的时候就可以取水浇地,也就能够取得丰收了。
那么鲧最后失败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就是上游的水太大了,最后冲毁了堤坝,使洪水泛滥,造成了大量人民的死亡。
一个人功劳再大,当他造成了大量民众死亡的时候,他所有的功劳就被抵消了,所以他判罪被杀。
大家请想一个问题,一个官员犯了罪被杀了,为什么又启用他的儿子来担任这个官职呢?
禹接替了鲧的职位,最后,治水成功被推举为天子,说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其实每个人的付出,大家都是看到的,到底鲧是为人民造福的,虽然失败了,也是有功劳的,也是有苦劳。领导是看在眼里的,即使再喜欢他,也要为天下作出表率,所以要处罚他。但是他的这份功劳怎么回报他呢?就回报了在他儿子身上。
那再问当时的情况,论治水除了鲧之外还有谁懂得治水呢?
当然是找一群懂水知水能治水的人了,而这些人物就是鲧身边的官员,而怎样把这个官员这些官员凝聚起来?
那就是他的儿子禹。
鲧的儿子禹,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习水的知识,并且跟着他的父亲治理水患,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他父亲周围的官员,能服一个空降的官员吗?
在那个时代,他们只会相信老上司的儿子,所以这就是政治的智慧,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尧就启用了禹。
结果,也证明禹做到了。
下面就讲大禹的主要治水方式是疏导。
那么禹的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呢?
我想还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吧。
他所有的知识都是由他父亲传授,然后根据实践而得来的。
他父亲处罚被杀也会留下嘱咐吧,总结自己治水方略。我的堵方法已经证明不好,那么就要选另一条路疏,把水疏导运送东海。
大禹也会和他手下的官员进行讨论实践总结,得出一套实际有效的计划。
在治水过程中,他不单单使用了疏导的方式,有些地方该堵还是要堵,也就是疏导结合。
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表明他与父亲的不一样,而着重强调了疏导,实际上是堵和疏并用的。
那么对于我们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启发是什么呢?
那就是停止和想通了
我们遇到了心理问题,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答案,要懂得停止,不要纠缠在消极、负面的问题上,而要转移注意力转移在积极、正面的方向上,让自己走出来。
这个走出来就是想通了,把事情想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自己应该如何行动。
所以,事情本来就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法,要多种方法并用,只是在外人看来,你只是使用了一种方法而已。
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里面,不单单是大禹位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艰苦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有很深的管理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