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15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作者: 瞰川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8:30 被阅读5次

1.1、初步形成南北朝的态势之后,北边的北魏后来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而南边的南朝依次演变为宋齐梁陈,再一次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阶段,这就是史称的后三国。在此时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制度的创新,都被后来的隋唐大帝国继承下来,才有了大唐盛世。

1.2、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北魏孝文帝迁都,这是北魏之所以分裂的原因,而原先对此解读说是成功地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二是乱世中北周的崛起,因为一系列制度创新,正是北周所创的。

2.1、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孝文帝是第七位皇帝,他从小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家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这源于其强悍的奶奶冯太后,因她要学习中原汉人建立官僚系统,推行汉化改革,从而对孝文帝教育所致。孝文帝亲政三年后,将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河南洛阳,其直接原因是要摆脱军事贵族的控制。

2.2、北魏主要的军队驻守在帝国的北部,靠近长城的六个军镇,分布在今天内蒙古的地区,离原先的首都平城比较近。如果迁到深入内地的洛阳,军事贵族与军队分开,其势力自然就小了。孝文帝连蒙带骗,把一部分的军队和贵族带到了洛阳,并迅速推行全面汉化改革,要求一同去的鲜卑人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这看上去是文化水准不高的鲜卑人提升了自己,促进民族大融合,但对帝国而言有着巨大的危险。

2.3、北魏之所以成功统一北方,建立稳定的大帝国,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二元政权,同时整合了草原与中原的两种统治逻辑。一方面北魏的军事力量由出生草原的六镇军人构成,有极强的武力,可以扛得住其他胡人的攻击。另一方面从中原输送过来的财富,使北魏的兄终弟及的草原继承秩序,转化为中原的父终子及,破解了游牧民族周期性的继承危机。而孝文帝迁都并汉化,不再认可鲜卑人的身份,影响军事贵族的向心力,致军队离心离德状态出现,孝文帝死后不多久,六镇的官兵暴动,北魏的王朝土崩瓦解。

3.1、六镇官兵中有两个厉害角色,鲜卑人高欢和宇文泰,他们住在相距并不远的怀朔镇和武川镇(今包头和呼和浩特附近)。在北魏灭亡天下大乱之中,他们先是跟着别人混,后各自扶持一个北魏的王室成员成立了新政权。高欢主导东魏定都邺城(今邯郸附近),宇文泰主导西魏定都长安。两人依托各自的国家苦斗多年,均未能消灭对方。

南朝被篡位,立国依次分别是宋齐梁陈

3.2、高欢主导的东魏,后在其子手上变成了北齐。北齐的核心在中原,人口财富都多,本来更有优势,但高欢看到孝文帝汉化的问题,就使劲将帝国往鲜卑化方向拉。鲜卑人高兴汉人不高兴,同样不能整合内部力量,他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宇文泰的西魏是后来隋唐帝国的母体,他主要在陕西关中地区,人口和财富没法跟高欢的东魏相比较,但他想法设法把手下所有人的力量都发挥出来了。

3.3、宇文泰先安抚鲜卑人,要求鲜卑人恢复鲜卑姓,甚至要求汉人给自己起个鲜卑的姓氏。而对汉人采取了一个极有想象力的办法:“复周礼”。周礼是儒家文化最高的理想之一,之前并没有人做到过,而鲜卑人宇文泰做到了,就一下收服了汉人的人心。而且这一招让宇文泰一下子获得了比谁都强的正统性,不管是当时高欢的北齐,还是南方的陈,都没有他的正统性强。以至于宇文泰的继任者篡夺了皇位之后,新国号就是周,史称北周。

4.1、既然“复周礼”那么重要,为什么不是中原汉人而是鲜卑宇文泰恢复了周礼呢?周礼是周代早期贵族们的行为规范,那时的贵族都是军事征服者出身,它实际上是一种由贵族所主导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秩序。但在中原,贵族先被君主碾压了,后出来的世家大族又很快堕落了,没有了社会基础,何谈复周礼?但草原上有现成的军事贵族,只要把他们的身份用周礼重新规定一下,再依照周礼把汉人也都整合进来,整出一个兵民一体的结构,这件事就大致成型了。

4.2、宇文泰把他在武川镇的兄弟们封为柱国大将军,下面再设大将军,大将军下面再设置开府,一共形成了12大将军,24开府,由此形成了府兵制。而鲜卑军人和汉人士兵都被整合在里面,各种力量就被有效的动员起来。这样在宇文泰的地盘,虽然人少钱少,但效率更高。(府兵制是北周以及后来的隋朝能够一统天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基础,当中的军事贵族被称为关陇贵族集团,这是在隋唐历史中举足轻重,影响帝国命运的一个群体。)

4.3、在武川镇的柱国大将军中,有一个传奇人物叫独孤信,他的女儿们嫁给了前后三个朝代的皇帝,是名副其实三朝帝国的岳父:大女儿嫁给宇文泰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北周的皇后。小女儿嫁大将军杨忠的儿子,即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独孤皇后。四女儿嫁另一柱国大将军李虎的儿子,生了个儿子叫李渊,就是唐高祖。李渊后来追封其母为皇后。

5、宇文泰治下的北周,开创性地混一胡汉,征服了北齐,一统华北。很快杨坚取代了并建立隋朝,又一鼓作气征服了江南的陈朝。至此,自东汉末年,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已经分裂了近400年的东亚大陆,终于重归统一,并最终形成了大唐帝国。

草原的视野与武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被整合成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终于将出自中原的儒家普世主义理想,现实化为一个庄严恢弘灿烂夺目的世界帝国。

20181114

相关文章

  • 15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1.1、初步形成南北朝的态势之后,北边的北魏后来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而南边的南朝依次演变为宋齐梁陈,再一次形成一个...

  • 15 |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施展 16:48 7.87MB 施展亲述 这一讲,咱们讲讲从后三国到天下一统。你可能会说,三国我很熟悉,后三国是哪...

  • 15 |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施展 今天 20:00 16:48 7.87MB 施展亲述 这一讲,咱们讲讲从后三国到天下一统。你可能会说,三...

  • 小笔记:沉下去,沉下去

    施展《中国史纲50讲》第15讲“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有这么一小段话: “当胡太后还在洛阳胡作非为的时候,一...

  •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后三国,就是在南北朝之后,北边的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就再一次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阶段,这就是后...

  • 先秦小记-09-10

    读《中国史钢50讲》 第十五章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后三国是哪一个时代?后三国,就是在南北朝之后,北边的北魏...

  • 【中国史纲50讲】15|鲜卑人为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要搞清楚大唐盛世,就一定得搞清楚后三国这段历史。 要解释清楚这段历史,我们重点得说两个事情。 一个是魏孝文帝迁都。...

  • 唐朝是汉人政权?李世民是白种人?

    跟字眼一样,汉人只在汉朝。唐人,特别是北方,基本是胡汉混血儿。隋唐沿袭北魏北周,更多的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魏晋南北...

  • 大学生如何为以后理财打下基础?

    通货膨胀如同暗流汹涌,理财如逆水行舟。当我们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储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想法,那么就是如何更好...

  • oracle 入门与应用

    Oracle入门学习阶段:本阶段通过15个讲义与练习步骤, 可以打下oracle的入门和管理基础。 第1讲:or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z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