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获取新鲜木材,你必须用力把树枝从树上折下来。但采集枯枝则不然,你不必从财产中偷取任何东西,它已经从树上脱落了,是脱离了财产的东西。尽管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竟然都被归为盗窃行为,并受到同样的惩罚。”
“孟德斯鸠说,‘有两种腐败现象。一种是人民不遵守法律,而另一种是法律本身使人民腐败。’你们混淆了盗窃和采集之间的区别,却错误地认为这会给你们带来好处。人们只看到惩罚,却没看到犯罪行为。”
“鉴于他们没有看到犯罪行为,当他们受到惩罚时,你们应该感到害怕,因为他们会报复。”
这是影片《青年马克思》的开场白,背景画面是一片景色优美的森林,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们正在遍地腐叶中捡拾枯枝。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枯枝不应算作财产,却同样要面临与盗窃一样的惩罚。面带饥色、萎靡不堪的人们忽然露出惊悚的表情,画面里冲出一队“正义”的骑警,面对手无寸铁的妇孺鳏寡,骑警们挥动着手中的利剑肆意砍杀,惊叫声、哀求声响彻整个森林。
马克思上面这段话刊登在当时的《莱茵报》。1843年4月,科隆的警察包围了《莱茵报》所在的小房子,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群“叛逆者”都被抓进了监狱,《莱茵报》也因此遭到查封。
当时的欧洲仍然处在封建专制之下,但随着工业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一大批企业主、资本家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勾结,使整个欧洲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广大的无产阶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还要面临最残酷、最恶劣的工作环境。
在资本家的大工厂里,从来不乏反抗的声音,玛丽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位活泼阳光的女孩,被冷血无情的企业主老恩格斯驱赶出厂。讽刺的是,这个老恩格斯就是著名无产阶级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恩格斯的老爹。更讽刺的是,恩格斯后来居然娶了这位贫苦的工人姑娘。恩格斯非常同情工人阶级,经常和底层工人打成一片,所以才有了后来那篇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调查》,被马克思称之为伟大的著作。
无独有偶,马克思是个穷小子,却娶了普鲁士名门望族的小姐燕妮。燕妮宁愿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一生跟着马克思颠沛流离。

相同的爱情观,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这对传奇组合令人称颂传唱的一面,而更伟大的思想和计划正在这两个年轻人心中悄然酝酿。
此时的欧洲版图上,沙皇俄国、法兰西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英国等封建强权仍在作最后的疯狂。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不满封建专制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迫使皇权做出妥协,进而形成新旧两股势力的博弈。但是博弈的结果却使得老百姓遭殃,广大工人阶级头上既有老冤家地主贵族,又有新债主资本家。真似个旧仇未了又添新恨。
而十九世纪的欧洲哲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年轻时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曾经是“黑格尔青年派”的一员。而在马克思流亡巴黎期间,他又明显感觉到整个法国正在受到蒲鲁东主义的广泛影响。蒲鲁东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被广大工人阶级视为精神领袖,就连当时在欧洲影响力极大的“正义者同盟”,也希望邀请蒲鲁东加盟。同时,十七、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思潮,仍然在影响着整个欧洲。
这时候的欧洲岂一个“乱”字了得,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想要在乱世之中突围而出,何其艰险。正如《共产党宣言》开篇写到的那样:“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乱世注定出英雄,改变世界的英雄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众多新旧势力、眼花缭乱的哲学流派中,人们仿佛无所适从,却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真相。
就在哥俩闯进一家高级宾馆避雨时,一位绅士主叫住了恩格斯:“这位莫不是恩格斯公子?”
“您好,绅士先生。”恩格斯很有礼貌地回应。
“老恩格斯还好吧?生意怎么样?”资本家关心的似乎只有这样的问题。
恩格斯听了无名之火顿时冒了出来,他平生最讨厌的莫过于资本家压榨工人的那一套,他称之为“该死的生意”。于是他毫不留情地责问绅士是不是雇佣了童工。
绅士习以为常,童工也是工人,付了钱就得干活。
马克思冷笑道:“所有人都应该干活,难道你可以例外吗?等你干活那一天,你才有资格讨论童工。”

我们曾经质疑过共产主义的虚无缥缈和不切实际,“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更成为很多人想不通的口号,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在没有经历过劳动是社会上最廉价的商品,劳动成为资本家和封建豪强强加在老百姓身上的枷锁那个黑暗时代,我们无法体会这句口号的意义。这不仅仅是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呐喊,更是希望人类平等、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同盟领导人,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184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影片开始马克思所说的那段话也因此得到了应验:
“鉴于他们没有看到犯罪行为,当他们受到惩罚时,你们应该感到害怕,因为他们会报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