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394天)
1946年8月5日(周一)杭州,晴。晨拂晓即32°C,calm。下午晴35.5°C。晚calm,33.5°C。
晨六点起。昨晚太热又无风,睡眠不好。今晨火伞高张,热不可当!阅报,知昨日已达101°F。这波热浪,十年来首次,难受之至。
近来坐卧起立,总觉有晕倒之势,不知是否是因为大脑缺血,抑或眼睛有毛病。牙齿至今未补,杭州牙医太少,西华大楼之李文郁已去上海,子承父业,但并非医科出身。
上午赵松乔来,由美外交部资助的留洋进修生,清华、北大、南开、中大与浙大各得两名,其余十五校各得一名。
管家骥、马保之及建设厅第一科科长施中一来谈,为农业推广事,将于周三开会。他们住浙赣路招待所,即钱王寺三号。据保之,广西大学迁桂林,法学、文学、理学院在将军桥,农学院与一年级在良丰,只是教学设备损失殆尽,教员纷纷走散。
午后睡一小时。
三点张百丰来,其由长沙乘风贞轮上月廿七号出发,昨下午才抵上海大达码头。此次押运共有八人,职员有张百丰与电机系杨韵秋,学生三人,工友三人,只运了一百十五箱,还有三百箱留在长沙,七号才能出发。
四点,至长生路62号,罗霞天寓所,参加浙江省之国民外交协会会议,共有委员七人,罗为召集人。到阮毅成等,还有周企虞、雷法章与徐君未到。商议办会地点,拟借市政府新整修之外宾招待所,即之前的日本领事馆,听说其中有房子四十间。五点半散会。
至迎紫路,购玻璃裤带一根,价九千五百元。回。晚膳。膳后听 Radio。与定安等谈,忘了时间。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
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