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犹太人:(1700多万人,没有北京人口多)
23%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犹太人
哈佛大学有1/3的学生是犹太人
耶鲁大学有25%的学生是犹太人
常春藤盟校的教授有30%是犹太人
美国所有投资银行是犹太人掌控的
美国用的所有的钱来自联邦储备局,联邦储备局是犹太人建立的
世界100强企业中30%-40%是犹太人掌控的
美国新闻界是犹太人掌控的
好莱坞是由犹太人掌控的
“美以关系委员会”每年开年会的时候美国国会要休会……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厉害?

因为由于宗教问题,犹太人历史上遭受了无数次洗劫屠杀,他们特别没有安全感,他们投入重注经营美国,与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捆绑在一起,他们认为财富没有用,随时有可能被剥夺,他们认为只有智慧无法从大脑中被剥夺,所以他们非常热衷于教育,而他们的教育方式不是逼迫孩子学习,他们用很多反转课堂式的教育方法,使得孩子没有被束缚和伤害,却拥有极度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怀抱着对整个世界的探索、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去学习。
现在中国出现了很多高学历却不爱国家不爱英雄的“人才”,出现了很多高智商却低素质没修养的“精英”,他可能是一个很棒的工程师,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不懂尊重他自私自利,他不懂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出现了很多“网喷”和“吃瓜群众”,他们没有常识性和辨别力,出现了很多忘了本、丢了民族魂、没了个人信仰、终日无所事事的躯壳,出现了很多会微积分、会解二元二次方程、会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但是不会生活不会做家务的低能儿……
好多人意识到了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好多人也在抱怨“病态”的教育体制和风气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困苦,包括目前教育中的矛盾和对孩子未来发展长远影响的弊端,但是大多数人又都在抱怨中以“我不得不”的心态和行动去迎合这种模式,甚至推波助澜,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为了孩子得到更多关注给老师送礼,用各种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方法,为孩子将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奔走着……
叔本华说,天才和普通人都学习,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普通人是把学习当成一种手段,当作解决衣食住行必然的谋生过程,而天才是把学习本身就当作是一种乐趣,他们在学习当中就完善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一场长跑,真正的教育的本质是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我,而不是趋同于某一个目标,去达成物质上的追求。很多家长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和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比自己更优秀、过的更幸福,却用自己有限的思维、局限的认知去管控一个拥有无限潜能的孩子,结果怎么可能呢?其实在教育中最值得学习最应该学习的是我们家长本身,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拿出更多时间精力科学的探讨教育问题,放眼世界,看看全球各种各样的教育,想想还可以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能不能把鞭策改成鼓励和赞美?能不能注重培养孩子的进取创新意识而不是从小就学会妥协习惯被安排好?能不能从家长自己先做到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如何开发培养孩子的多元思维?如何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温柔而有边界的信念教养孩子?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能不能靠全民的努力去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要知道,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教育孩子远比把卫星发送太空要复杂而伟大,而我们“真正的投入”又有多少?
我们要褪去根深蒂固的、“我不得不”的、被牵着走的奴性,在良知中找回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各行各业、各岗位各角色中的你我他,每人努力向前迈出一小步,整个教育体制、整个社会风气乃至整个国家就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不要说你说了不算、跟你太遥远。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进步从来都不是某一个领导人或某一个政党说了算的,要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要在求利益、求保护的时候才知道还有个“国家”可以伸手向她索取,在需要付出、承担、努力的时候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想想真的与你无关吗?
不是你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个国家就欠你的,而是这个国家给了你成长、生活、创造价值的平台,你就有义务也必须为这个平台添砖加瓦!

我们都期盼着我们的生活更美丽、社会更和谐、未来更美好,当然,这种期盼不是一蹴就成的,需要潜移默化长期努力,不要因为见效慢就袖手旁观,抱着“无可,无不可”心态,应该是每个人付出点点滴滴努力之后遵循“随他去”法则,不要期盼太急切,继续前进就好。你不做我不做他不做,都等着国家领导人去做去改变吗?正确行使你“当家做主”和“活着”的权利吧!
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
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
如果改变需要一辈子,
我们就一辈子快快乐乐走在改变的路上!
改变在当下,未来在眼前。
哨位上的吴呆呆
2017.12.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