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作者: b499783e8279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21:22 被阅读0次

PART ONE

近日,在读李叔同的《从容淡定过一生》时,读到“惜福、习劳、持戒、自尊”这一章节时,颇有感触,觉得受益匪浅。李叔同,即弘一法师,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人为之朗诵的诗句,便是出自他的《送别》。

关于《送别》,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事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写道:

那天,何老师教学生唱了一首歌。学生放学后就到了庙里,想开一个不小的玩笑,用歌声与正在念经的和尚们比赛。那天念经,还是由醒禅和尚领头,别的和尚跟着,念得浑厚、绵熟、静雅。 学生们躲在香案外面,冷不丁地由女同学河英张口领唱,声音清朗娇嫩。其他都是男生,故意用稳重的声调,配上去。这歌声把和尚们吓了一跳。 学生们唱的是: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和尚们的念经停止了,庙里只剩下了学生的歌声。

和尚称赞她的歌写得好。

何老师一听就笑了,后台他们才搞清楚,原来“我们的学生唱着他(李叔同)的歌去与和尚比赛,没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

原文写的挺有意思,我这里只简短的写了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看,真的非常有趣。人生苦难——此词来的并非没有道理,遇到有趣的事情,总是会心一笑,回味良久。


在《离别》中,丰子恺身为他的弟子学生,回忆说李叔同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对于一件事情,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得做得彻底不可。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位翩翩公子。学习西洋文明时,便一个留学生形象。在杭师授课时,又从留学生变为教师。后来学道,便断食十七日,也是他凡事认真的表示。


FART TWO


如今,生活在喧哗浮躁社会中的我们,或许已经遗失了生命里那份曾经纯净的初心,或许依然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寻找自我。李叔同弘一法师,用他佛思禅语解读现实人生,或许可以帮忙解决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苦恼,做到所谓的“不迷于心,不乱于神,不困于情”的那份“从容淡定”。

李叔同在《从容淡定过一生》中说:惜福、习劳、持戒、自尊。这本是他在厦门南普陀寺言传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对于世人处世之道,再合宜不过。


                                                    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

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人的福气微薄,若不加以爱惜,很薄的福气享尽,怕便是要受莫大的痛苦,即古人所谓的“乐极生悲”。

李叔同虽出生豪门,出生时母亲只有二十岁,父亲却已近六十八岁。在他五岁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时练习写字,拿整张纸瞎写,一点也不爱惜,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么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便是惜福的意思。

借海子的话:从今天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


                                                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

人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若不将它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

这里讲个关于佛的故事:

佛和阿难外出游行,在路上遇到一个喝醉酒的弟子,已经不省人事了。佛就让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吸水,把他洗濯干净。有一天,佛见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便动手去修补。

又遇到一个弟子生了病,因之前别人有病,他不曾发心去照应,现在无人照应自己。佛便对他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把!”就将那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把他的床铺理的整整齐齐,然后服他上床。这便是佛的习劳。

我们日常生活:与私,定期收拾自己的房间,衣物勤洗勤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平时与家人、室友一起分担家务。与社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与工作,也勤劳多做,多有产出,这对自己和对社会,都是很有益处的。

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的勤劳美德便是如此道理。


                                                持戒

关于戒法,想到了西游记唐僧给二徒弟起的法号:八戒(猪八戒)。真做到八戒,那真是极其严厉的了。现在社会文明开放,若非真要出家,倒不用那么极其苛刻要求自己。

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吃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是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为不吃为是。

关于吃烟喝酒,现在大部分疾病,到了需要重视的地方,恐怕医生都会劝诫:戒烟戒酒。对于烟酒,如有此习,适量就好,万万不可过量到酗酒熏烟地步。想到自己出差时,一人身上烟味太重,大家都不愿意让其坐旁边,这便是受人讥嫌了。


                                                自尊

“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人都喜欢受别人尊重,而不知自我尊重,想要人家尊重自己,需先做到我自己尊重自己。

“诸位如果这样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的,那做事就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么?诸位应当知道:年纪虽然小,志气却不可不高啊!”

这是李叔同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值得反复读味。

自尊,还表现在慎独。周杰伦说:做给别人看很简单,做给自己看却很难。

做到慎独,其实也是自尊的一种表现,即使独处时,可以放松,但是不能放纵自己。自尊,也要自己尊爱自己的身体,身体跟着自己,为自己运作劳苦,倘若因为自己的不爱惜而使之生病受罪,真是应当万分惭愧。

如今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工作,每个人也赋予了工作不同的意义,如果暂时没找到特别的意义,那就是为了生存赚钱,这也是工作最基本的意义。

我们常常恭喜他人:升职加薪,升职加薪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回报。如果想到自己不希望做领导、做老板,那么工作的事情就随随便便,得过且过,这也是万万不可的思想。不要等我到了那个位置,拿到那份金额的薪水了,再说好好工作表现,尽职尽业,这恐怕会成为永远达不到的目标。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与君共勉。

懂得“看透,看开,看淡”,便可静坐水流处,笑看风云起,享受自己“小确幸”的人生。


                                                            -TNE END-


相关文章

  •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PART ONE 近日,在读李叔同的《从容淡定过一生》时,读到“惜福、习劳、持戒、自尊”这一章节时,颇有感触,觉得...

  • 律宗禅宗,万变不离其宗 | 读《李叔同的禅语与修身》和《金刚经说

    此书既然是谈修身,我一边读就一边就找出关于修身的词。 如下: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知足。抱璞。慎交。静心。因果...

  • 李叔同《说佛》学习笔记9

    第二篇 咫尺千里 1.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

  • 六祖慧能法语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 习劳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我很推崇“习劳”。 关于“习劳...

  • 习劳习苦

    在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为人父母总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

  • 心平何劳持戒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

  • 心平何劳持戒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暄。 若能钻木出火, 污...

  • 心平何劳持戒

    《六祖坛经》有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 静心习劳

    (写在高考前281天) 昨天早上女儿去学校报到了。我在家里做家务,洗完衣服,又把卫生间洗得闪闪发亮,喷上氧净,洒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jf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