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在正式介绍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是怎么读书的。‘
从第一页开始从头往后面读,然后边读边用水写笔去勾画知识重点。然后文末再做个本章节的内容框架梳理。甚至搞过一个为期30天的读书活动,输出22多篇读书笔记和大家分享。
但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内容也就偶尔能够记起来的也有一两个点,虽然也看过一些书,但在回顾自己读过那些书的时候,一片茫然。
后来学到一个新的读书方法才豁然开朗——快速阅读
非虚构类的书籍,只看自己感兴趣,能看懂,用得上的那部分。快速浏览,看不懂的就先放一放。
自此,大多时候看一本书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完。
为什么要快速阅读呢?
想要考试成绩快速提升该学习什么内容?那些怎么看都看不懂的知识不用看,一看就清楚,一做就对的也不看,重点是那些你看着明白有点思路,但一做题就做的,这部分才是我们提分的关键。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解决问题。那么那些你能够看懂的,看完后思考怎么用的内容才是关键。
从来没有人规定买了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看完,除了上学时老师的课堂上,但毕业之后我们看的大部分书籍并不是必须看完第一章节的内容,有了基础知识才能看得懂第二章节的内容。即使从头到尾看完,划好重点,记好笔记,像那种怎么都看不懂、理解不了的内容,那些你早已经知道并在实践的内容对于帮助你的成长来说意义有限。
所以现在看书,我会根据目录,筛选自己感兴趣章节去看,看完之后做好笔记,拿起来在生活中去用去体验,好用就继续,不好用就先放在一遍。
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解决出发,你会发现真实的世界不止一面,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个人的片面而已。”
同时我们看看待一件问题都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深入和体验的加深,认知的提升,以前不懂得内容,突然豁然开朗,让自己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以前我从不理解为什么要快速阅读,自己挑着看书里的内容,会不会有跟重要的内容错过哈。后来有几个观点让我改变了认知:
第一,看了《认知觉醒》里面的学习的拉伸区,又细细品味了那句“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体会到了,我们一般用不上超出我们认知之外的知识。但随着认知不断提升,自己能用上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
第二,梁宁在《产品思维三十讲》中有一节是“看产品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提到了做产品需要具备中观套路,微观体感和宏观战略三个层次的理解和能力,中观套路就操作手册,一二三四步告诉你做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但是单靠套路成不了高手,因为你会别人也会。而微观体感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去感受最好这件事情的最好状态是什么,比如说同样是做吹风机这个产品,中观套路都一样,设计技术生产区别不大,但是一些品牌的产品经理会深入的体验实用自己的吹风机,看看那些地方还有优化的,吹了无数次自己的头发,发现用吹风机吹头发吹完之后头发会毛躁干枯,于是我们就看到那些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设计又好看的新款吹风机得到了大家的喜欢。至于宏观战略,梁宁老师的理解是打大仗的能力,当我们看到了某品牌的新款吹风机上市后很快又了很多跟进模仿的品牌而且使用体验也不错,价格还便宜。那么最终谁能够来市场上脱颖而出长盛不衰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宏观战略方向怎么走。
书中的很多知识更多的教授的是中观套路,真能能为我所用还需要大量的微观体感。
很多人都会劝大学生报考专业时,如果你家没有个企业让你管,你千万不要去学工商管理,因为你发现学完没用。
确实对于普通学校的同学,首先是课本上的中观套路学的不扎实,因为认知水平有限,让一个大一新生去看《管理的实践》确实云里雾里,在把这些管理的经典转化成自己能够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时有难度,第二确实缺乏大量的实践去强化自己的微观体感。
所以很多经管专业的学生开玩笑说:“毕业的那天,马上步入职场了,感觉就像张三丰当时将太极剑慢吞吞软绵绵地给张无忌演了一遍,问张无忌看清楚没有,又问他忘掉没有,张无忌想了想,说忘了一大半了;接着张三丰又表演了一遍,竟和前次完全不同,又问张无忌忘记了没有,他说还有三招没忘;这么教下去,直到张无忌说全忘记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的真快,可以上阵与之一战了。””
网上有个评论很有意思:“张三丰传授给张无忌的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所见到的剑招都忘的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 无穷无尽。”
大学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老师们的出发点应该和张三丰的初衷有相同之处吧。
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看,之所以快速阅读有两点
1.学习是有门槛的,我们很难短时间内理解并应用那些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内容,而读书本身就有认知壁垒,所以看书的时候优先看那些我们能够看得懂用得上的知识。那些一看就懂得,不用看,那些一看就蒙的也不用看,快速翻过,不用担心错过,等我们和这些知识有缘分的时候,我们必会相见。同时一年内只看一本书去理解一个主题,和看一百本不同层次作者写的书书去理解这一个主题,会帮助我们从不同层次的认知去理解它。有了台阶才能更容易走向高处。
2..知识的应用也分为三个层次,因为书本大部分都是对现象的规律性总结和抽象,对于我们来是中观套路层面的补充,但是还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去增加对这些套路的微观体感,真正为我所用,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要问自己一下,这些内容和自己的宏观战略,也就是我们的长期目标的达成有那些关系。
怎么快速阅读
首先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到相关的图书。
第一,看一下作者,这个人的过往经历和成果是不是和书中的内容相符合的。市面上的书很多,最好向有结果的人要结果。
第二,看一下序言和目录,指导这本书在讲什么,包括几部分,根据自己的问题去找那些自己感兴趣,能够解决问题的章节切入。
第三,看完之后,自己梳理一下这个小结的知识框架,史蒂芬·平克表示:““写作是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所以在看完线性的语句之后我们要将其复原成树状的结构,之后用来和我们储备的其他树状知识机来构搭建起人之之网。
第四,想想能够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那个方面,试着用用,看看生活里会有那些改变。
第五,留出一段时间毫无目的的看书,看书的内容,看书的形式,看书的目的怎么舒服怎么来,探索书籍与生活的更多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