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归简书写作,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重新调整自己。
虽然被人称作媒体人已经有好多年,但是,真正在新闻采编一线干活的时间确实不多。机缘巧合之下,自己回到了采编部门,当起了名副其实的“记者”。虽然,相对于刚毕业就入职媒体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因为虚长了几岁有些虚名,不过,在新闻采写上基本功的欠缺,到底还是让自己必须花更多时间补课。
好在此前虽然实践上有所欠缺,思考却从不曾停止过,回过头来当记者对自己也是一种修炼。忘记在何处看到的,说古代文人将写作的动力归结为“不平则鸣”,修炼中自然有些体会,杂乱记录在此,既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考,也是为了加深自己的记忆。
如今,新闻人的名头显然不在那么夺目。曾经“无冕之王”的称号,被科技新秀、工程师文化等更为高大上的名头掩盖。
也对,别人的“科技感”“未来感”毕竟要高出不止一两个段位嘛。
如果说,以前别人一谈“新闻”,就似乎有一种激荡清浊、惩恶扬善的感觉,如今一说“新闻”,倒更有点“八卦娱乐”、推波助澜的意思。
不过,从历史源头来看,新闻业的地位和今天科技界的地位确实有得一拼。翻看任何一本谈新闻史的教材,我们都会看到,正是在新闻人的不断参与中,很多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得以被记录、被促成,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今天再谈新闻情怀,或许有些“矫情”。也难怪嘛,毕竟如今已经是一个情感可以被商品化后加以贩卖的时代。咪蒙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千千万万以文章来贩卖情感的“情感商人”中的一个。但是,情怀还是要有的,这倒不是象牙塔中学习新闻的莘莘学子懵懵懂懂憧憬中的那种“飞在空中”的“情怀”,而是某种对于新闻可以改变生活的“信念”。
现在也算是从头开始写新闻,虽然,自己仍是很喜欢写作,无论是新闻,还是其他形式的写作,不过,新闻写作和其他形式的写作还是有不少区别。
看了不少新闻教材,但要落到实践角度,仍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是需要跨越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其二是需要有从实践回归理论的动作。
趁此机会,梳理下自己的经验。
你变了!
对,新闻就是找变化,找到哪里变了,以及为何变
因为曾经有一段在媒体内“观望”新闻业运作的经历,所以,其实还挺能体会新闻人的焦虑的。当然,这种“焦虑”最终落到自己身上则是另一回事。
对于初入新闻这一行的新手而言,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
很奇怪的是,我们不会去问“新闻”是什么?而是会直接跳过这一步骤,去谈到哪里去发现新闻。
然而,如果要想从新闻新手变成新闻老手,还是要对“什么是新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不少新手记者可能都会有被部门领导或编辑批得狗血淋头的时候:怎么费了半天劲儿,采回来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新闻。
回到新闻一线后,自己曾照着写作的老习惯,将自己感兴趣、想要去了解题目报送给部门主任审核,结果部门主任的反馈是一脸懵:你说的这些都是些啥?完全不是新闻啊~~
也不怪上司产生质疑。新闻与一般的写作(包括非虚构写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从来都不是为了满足写作者个人的写作欲而写的,而是为了满足受众(读者、观众等)的阅读欲、观看欲而生产出来的。
so,学习新闻写作或新闻生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磨掉自己个人口味,从而将自己的口味与受众协同起来的过程(当然,也不完全如此,就如乔帮主所倡导的,“教育消费者”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那么,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到底想要知道啥?很简单,就是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变了,而且在哪里变了。
新闻之“新”,说到底其对比的对象就是受众心目中的“旧闻”。比如,受众以为这条路还是和以前一样,结果你跑过去看了一下,发现原来这条路已经整修过了,和以前坑坑洼洼的样子不一样的,于是,人们就知道不用绕开这条路来走。
新闻 | 旧闻 | |
---|---|---|
变化在哪里 | 嗯,现在的事情是这么这么着的 | 老样子 |
变化的原因 | 因为某某,所以现在变成这么样了 | 老样子 |
所以,当我们看到不少自媒体、网络媒体以“非虚构写作”作为内容产品来进行推广的时候,就必须明白“非虚构写作”虽然在价值取向上与“新闻写作”是一致的,两者都追求对现实的反映,不过,“非虚构写作”更多是被写作者本人的写作欲望所驱动,而新闻始终是以受众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
条线:新闻资源的分配
当然,对于新闻新手而言,要谈找新闻,就还是要回到新闻资源在媒体管理者手中是如何分配的。
从我国现行的新闻传统是以“条线”的方式对新闻资源进行管理。不少不直接接触新闻宣传的人都不太熟悉这个“条线”说的是什么?这并不是新闻人刻意说“黑话”,而是很多人在进入新闻媒体后,都会被分配“条线”。稍有些经验的记者,都会想方设法分个“好条线”,但是,如果是新手一枚,就很可能被分到某个“冷门条线”上。
那么,啥是“条线”?怎么判断“好坏”?
简单理解,条线就是由媒体的管理者分配到记者手中的新闻资源。
再实际一些,条线,就是让记者对应了社会分工的不同,去专门追踪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中发生的变化。
虽然,几年前随着微博的兴起,加上这一阵子对算法的推崇,不断有研究者对目前传统媒体中通行的新闻生产模式提出质疑,不过,分条线的模式——即由媒体管理者来分配新闻资源的方式——仍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新闻资源和其他被冠名“资源”的事物一样,总体上是“稀缺”的。站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记者是在发现“新闻”,不如说记者是在标示“新闻资源的稀缺性”,从而将其转化为“新闻产品”。
不过,与此同时,既然是“资源”,条线也就有着某种衡量标准。对于记者来说,这种标准基本包括了两条:
-能多出稿,也就是资源被转化的机会较多。
-能出好稿,也就是被转化后的资源质量较高,或者是能写出较长的稿子,或者是写出的稿子能获得受众的关注,或者是写出的稿子可以评奖。
而,站在记者的实际来看,只有占有了“好条线”,才能在保证生计的同时,还能有所提升。毕竟,记者这一行业虽然仍是德鲁克所言的知识劳动者,但是,也正是这部分人群,最早一批开始采用泰勒式的计件制劳动,出一条新闻相应给多少工分。
于是,“好条线”既可以多出稿,稿件的评分也可提高,所以,能分到“好条线”就意味着收入的大大增加。
从条线中“挖”出新闻,就意味着记者需要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盯牢”某些行业、某些领域的变化。这当然也符合人性,毕竟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能专注于某个领域做一些事情,还是不容易的。
总结
- 新闻就是找变化。
- 挖条线(新闻资源)就是到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中找变化。
边学边写,慢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