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眼见不一定为实——了解理性情绪疗法,生活更美好

眼见不一定为实——了解理性情绪疗法,生活更美好

作者: 医笔皱消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09:53 被阅读0次

昨日外出吃饭,给楼下的流浪狗带了一些骨头。

瘦骨嶙峋的流浪狗,激动的摇着尾巴,讨好的等着我把骨头倒在墙角,迫不及待的啃起来。

正当我兴致勃勃准备欣赏,狗狗对着美食大餐的时候,不料,它却舔着嘴巴,围着骨头变换位置,不吃了。

我条件反射的训斥狗狗:“骨头都不吃,你还想吃什么?都被这幢楼的居民惯坏了”。狗狗低着头,不好意思的摇着尾巴,扭捏着身体在我脚下转圈。

儿子看了看骨头,又看看小流浪狗:“妈妈,一定是骨头太辣了,要给狗狗涮涮,它才能吃”。

我和儿子的情绪反应不一样,是由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理性情绪疗法,又叫ABC理论。

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看法、想法),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是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

简单总结就是:影响我们情绪及行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我看见狗狗不吃骨头这件事,我的看法是:我的好意被辜负了,情绪激动的训斥狗狗。

同样是狗狗不吃骨头这件事,儿子却有不同看法,他非常理解为什么狗狗不吃我喂的骨头。情绪平稳。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在上班途中,和熟悉的人面对面走过来,微笑的点头示意,她却毫无表情的擦身而过。尴尬!

1、拽什么拽?以后再也不自作多情了。有了这个想法,情绪是愤怒的,有可能一整天也板着脸,不再主动打招呼。

2、我最近得罪她了吗?为什么不理我?那这个想法呢?情绪是多疑的,有可能一整天都在反省。

3、她发生什么事了吗?怎么不理我?情绪是好奇的,有可能会打听有关她的事。

4、估计她走路太专心了,没注意到我。情绪是平和的。

5、她真是个脸盲,不说话都认不出来我。情绪是无奈的。

怎么样?眼见不一定为实,真正引起情绪变化的,是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有情绪的时候,稍微觉察一下,多换几个角度看事情,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保持清醒头脑,不被情绪左右。

相关文章

  • 眼见不一定为实——了解理性情绪疗法,生活更美好

    昨日外出吃饭,给楼下的流浪狗带了一些骨头。 瘦骨嶙峋的流浪狗,激动的摇着尾巴,讨好的等着我把骨头倒在墙角,迫不及待...

  • 《清明上河图密码1》读书笔记及感悟〈3〉-人言可畏勿断章取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眼见也并不一定为实,为实也并不一定为全貌。 小视频不知从何时闯入我们的生活,用...

  • 2021-05-20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实际上: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

  • 心想事成的魔法:你愿意为自己创造怎样的现实?

    我们看到的一定是现实吗? 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然而,大到宇宙,小到生活琐事,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我们可能生...

  • 眼见不一定为实

    文/十一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有所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 一方面,你所见到的,...

  • 自立而自强(所谓美,不可定义)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我们总是习惯于看到事物的表面,往往缺乏一定的耐心去发现和了解真实。 晚间,看了大冰...

  • 你竟不懂她的委屈?!

    文|温梓 单凭眼见或耳闻都不一定为实 仅仅靠眼见或耳闻不一定真实,要想知道情况自己去深度了解。 昨晚表姐微信跟我讲...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生活中我们为了描述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往往会说:“我亲眼看到的。”“我亲耳听到的。”孰不知,即便是亲眼所见...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看到镜头下的两个人了吗?镜头外面其实是右边的人在砍杀左边的人,我们再看看镜头里面的,是不是左边的人在砍杀右边的人…...

  • 眼见不一定为实!

    来源:微信公众号表妹的EXCEL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亲眼所见就一定是真的么?呵呵,那可不一定!不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见不一定为实——了解理性情绪疗法,生活更美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s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