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词22—《永遇乐》

苏东坡词22—《永遇乐》

作者: merry沫茶 | 来源:发表于2023-12-03 11:04 被阅读0次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片,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译文:

明媚的月光好似秋霜,和爽的秋风如水一样清凉,清幽的夜景一片茫茫。弯弯的小河里,鱼儿在欢跳,团团的荷叶上,露珠在摇荡,只可惜,寂静的深夜无人观赏。三更的鼓声突然传来,铿!落叶坠地也分外响亮,惊破幽梦,令我黯然神伤。走遍了小园的每个地方,再也找不到梦中的盼盼,仍旧是夜色茫茫。

我流落天涯,厌倦做官,面对回乡的山路遥望故乡,早已望眼欲穿。燕子楼空空荡荡,当年的美人已不可再见,见到的只有楼中紫燕。古往今来有如梦幻,从来都没有梦醒过,留下的仅是旧欢新怨。后世人对着黄楼夜景,也会为我长声感叹。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元丰元年(1078)任徐州(今江苏徐州)知州时作。徐州,古叫作彭城。燕子楼在徐州州府后,唐代节度使张建封之子张惜为爱妾关盼盼所建。

苏轼在燕子楼上从自身梦境的幻灭联想到人亡楼空,从燕子楼的沧桑和佳人易逝悟出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当他将现实和梦境缠绕在一起人诗时,暗含庄子“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其中深意,现实和梦境哪里有清晰的分界线?从古代燕子楼中的佳人到今日登楼的倦客再到古今普罗大众,谁又不是寄生梦中?

黄楼是苏轼在徐州彭城为纪念抗击洪水改建的东门城楼,也是苏轼在徐州政绩的象征。此时他在燕子楼上遥想若干年后,后人到黄楼凭吊自己,会不会也像今日自己在燕子楼思念关盼盼一样发出深长的感叹?

最后一句,苏轼就将过去、现在和将来串成一条线,对历史的咏叹延续到现在成为反思,也必将延伸到未来成为现实。只有站在如此宏观的角度,才能突破目前困境的束缚,最终破茧成蝶。苏轼关于燕子楼的梦境颇有“庄周梦蝶”的味道,梦蝶让庄周摆脱了尘世的喧嚣和囚禁,在自己创造的梦中乐园逍遥自在,遗世独立。苏轼却于旖旎缠绵的梦境中顿悟人生真谛,灵魂也因此得到净化和升华,“古今如梦,何曾梦觉”。

相关文章

  • 辛派最后一位传人刘辰翁(2)

    今天欣赏刘辰翁的另一首词作《永遇乐》。 永遇乐·壁月初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

  • 元宵节诗词赏析|《永遇乐》(李清照)

    今天元宵佳节,我们一起赏析李清照的“永遇乐”,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永遇乐(宋·李清照)词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

  • 词‖永遇乐·漫步平江

    文/摄图‖琴心剑胆teniuqi 漫步平江,千年古道, 五月桥巷。 水路平行,街河邻错, 两岸竹相望。 拂波斜柳,...

  • 毕生只为杀贼的辛弃疾(十四)

    今天,请大家随我一起欣赏辛弃疾的名作《永遇乐》。这是我解析稼轩的最后一首词,也是我最喜欢的宋词之一。 永遇乐·京口...

  • 苏东坡词

  • 刘滨峰书法

    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 永遇乐(夜来赏词怀古)

    烽火滚滚,神州弥漫,金戈铁马。诸侯纷纷,生灵涂炭,多少沧桑泪。固地久封,岁月茫茫,不知炎黄何处。悲痛矣,百家争鸣,...

  • 《永遇乐·秋词夏念》

    夜帐行灯,独挽玉凉,漫道何处?风堆雪前,落花沉香,谁人西窗怨诉?悠悠长笛,似叹痴疑,执笔犹恋夕暮。不曾否、流年时光...

  • 永遇乐(清晨赏词怀古)

    金戈铁马,炎黄一统,功量无数。壮志情酬,沧海桑田,总是多忘却。呕血踌躇,几可曾述,只道谈笑不顾。想当年、意气风发,...

  • 每日手抄经典之宋词056

    【微公益】【980】【每日经典】【20171230宋词056】 永遇乐·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词22—《永遇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v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