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艺术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有许多事不能用法律去惩罚,宗教与道德的约束也不足以使这些干坏事的人改正;只有把他们的罪行以最强烈的字眼公之于众,才能使他们受人憎恨。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儿童作品,很多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部童话,从初到利立浦特小人国,再到误入大人国,最后到慧骃国,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讲述,让读者沉迷于书中的情节,但过于强调这些经历反而掩盖了本书的政治意义。小说的冒险经历仅仅是局部的点缀,一针见血的讽刺才是其精髓,是其灵魂的所在。
格列佛首先到达利立浦特小人国,在这个缩小般的国度里,所有的一切不免显得可笑。这里,大臣宰相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为皇室表演绳技,所谓奖品不过是几根丝带。不禁苦笑,难道在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地方,地位比生命更重要?难道那里的人们会真正安居乐业?也许英国便是原型。
在大人国中,作者更是点名道姓地提到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法制现状,从作者的叙述中,在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种无奈,当格列佛向君王传授制造军火的方法时,国君的一段话让我无法平静:“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竟有如此残忍的想法。”而就是这样一个小虫所生存的国度里充斥着贪婪、欲望和无知。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生存不管怎样要知耻,要有底线和尊严,而一个国家,如要立足,那这些更是基础。在作者的眼中,英国是一个残忍腐败的国度,而他所写的君主的话,不正是完美的侧面讽刺吗?在国家科学院中,更是出现了吃下沾墨水的面包的举措,不免捧腹,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理的暗示?难道不是一种逃避的幌子?英国也许是原型。
最后在慧骃国,更是出现了人兽颠倒的画风,作者将人性的真善美赋予马,而将人性的丑恶赋予人,在这个国度,可以剖析到正常人性之外的那一对立面,不禁思考,人类真的像“野猢”那样屎尿横飞,野蛮可怖?显然作者是夸张了,不过投身社会,有痰乱吐,有垃圾乱扬,在公共场合大叫,父母不买东西,小孩就撒泼,看似微小但普遍存在的事情不正是“野猢”的反射吗?
斯威夫特作为一位著名的批判艺术家,以童话为载体,却在看似美好的背景下揭露出社会的腐败,剖析出人性的善恶,在英国,甚至是各个国家,谁能说一点都不存在这些现状呢?作者一针见血的批判不应该被国人咒骂,相反,我认为,这应该是每个国家的教科书,从万千假象的背后解读国家真正的兴与亡。
我想,这便是斯威夫特写下这本书的真正目的,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批判艺术。
回忆中的记忆
——读《朝花夕拾》有感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获,每臻绝唱。
——郭沫若
与其先说《朝花夕拾》,不如先谈鲁迅吧。一提到鲁迅,大家的反应大多是:哦!他的文章写得好啊!但是他的文章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呢?鲁迅出生于没落的士大夫之家,年少时就体会到世事艰辛,人情冷暖,后赴日本,在仙台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在日期间,他日渐感受到身为“东亚病夫”的子民的痛楚,并对中国留学生们那种麻木到冷漠的情感而痛恨,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尖锐的文字投身革命事业,用笔作为武器,唤醒在国人心中尘封已久的赤血忠情。在那个年代,作者通过回忆写下了自身的记忆,而这记忆的场景,记忆中的插曲,又触碰到了多少人内心最脆弱的角落。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先生回忆性的散文集,仅仅十篇散文,却各有各的文化特色,《狗·猫·鼠》中的批判色彩,《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中对封建社会的讽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童年岁月的描画,《父亲的病》中对庸医,人道主义的诠释,以及再到《藤野先生》,《范爱农》中对老师,同乡无限的怀念,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词句,是鲁迅这一革命者对自己前半生的守望与总结。而我们呢?也许还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是还没有尝尽世间苦甜,又或者是缺乏了先生特有的对世间百态的洞察与同情,我们终究无法成为第二个鲁迅,无法写出第二本《朝花夕拾》。
回首当今社会,没有了封建的孝道主义,没有了封建家长制的阴暗,没有了迷信传说,但同时也失去了那些所谓的童年趣事。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多么美妙的乐园,长妈妈在这里讲故事,孩子们在这里捕鸟玩,一阵阵歌声串联起来的童年成为了先生回忆中的记忆,而现在本应该快乐玩耍的年纪,他们却坐在课堂,上所谓的幼小衔接班,他们兴许还不知道油蛉、蟋蟀的模样,还不知道童年已在指缝中悄悄溜走,同情中不免悲哀。
先生的文章,是他那一辈每一阶段的回忆,而在回忆中,这也成为他毕生的记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若每个人都有曾经的记忆,那该是多美好的事!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偶有所获,每臻绝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