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静写读书笔记
《稀缺》:看书评了解一本书

《稀缺》:看书评了解一本书

作者: 白过 | 来源:发表于2015-01-14 19:15 被阅读7012次

    其实这本书我没有看,因为书名太像成功学了,我是通过别人的书评汇总其中的观点,然后思考这些观点的价值。当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毕竟书就人一样,观察点不同,生活履历不同,看到的东西也自然不同,不过时间有限,偏于理论类的书籍,偶尔试试也未尝不可,即使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但书籍所传达的论点总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书评去挖取这些核心观点。

    大部份书评里都得点提到了一个观点“稀缺头脑模式”,大慨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某样资源特别匮乏时,精力就会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获取这样匮乏资源中,而没有余闲的精力去关注更重要的东西,于是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越是稀缺越是重视,越是重视越是稀缺。

    作者以及书评读者的很多有趣的观点结合我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多少有一点启示。

    1.信息过载还是信息匮乏?

    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还要追溯到大学时代,那时候诺基亚统治全球,乔帮主刚刚回到苹果做mp3,没有微信没有微博,但是通过电脑互联网来连接的世界获得的各种信息还是令我震撼。而到了今天,从不离身的智能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刷新的微信微博,就仿佛置身在信息的海洋中,万能的百度万能的微博万能的淘宝,仿佛我们想要什么伸手一按就能获取到,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统计现在10年所产生的信息几乎等于人类之前几个世纪产生的信息量,但大家有没有发觉一个问题,这些信息对我们是否有用?某明星吸毒嫖娼了,微博搜索过亿,某养生鸡汤朋友圈转载过万,某电视节目百度指数排第一……这些过量的信息真的对你有用吗?当你真正需要一些信息时,例如有一次我想查询一下我所在城市那间咖啡馆有天台的,就这么小一件事百度回馈我过万条信息,但没有一条是有用的,最后我还是只能一个个朋友去问。

    所以实际上信息过载指的是总量上的过载,但真正我们需要的“有效信息”其实还是非常匮乏的。而且过载的信息对于我们搜寻“有效信息”是有阻碍作用的。

    回归到人的精力管理,即使我们的时间精力有很多,但如果分配给过多的紧急却不重要的任务,最终也是会对影响我们的人生的“有效任务”造成阻碍的,而这种阻碍还会造成恶性循环,让人深陷其中。

    对于如何排除过载的无用信息,其实我也在寻找好的办法。我觉得重点还是在于控制,例如我朋友圈会直接屏蔽一些网商朋友的信息,经常转发心灵鸡汤养生之道也会屏蔽掉,不是不尊重他们,是因为我觉得朋友圈就是朋友之间互相互动的一个社交工具,而这部份的朋友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和互动,所以屏蔽掉。而微博我都是关注一些与职位或兴趣有关的帐号,这是我获取“有效信息”的一个渠道。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要控制自己少刷这些社交软件,这些软件有一个很可怕的害处是,它不但占用你的碎片时间,它还把你的余长时间给切割得越来越碎,直至让你感觉时间怎么都不够用。

    2.片段时间和多任务处理有益还是有害?

    作者是认为有害的,我经过自己的实践认为,大部份时候的确是有害的。当我们特别忙的时候,我们总希望每一分钟都用上,认为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更加有效率。在理想状态下,的确是的,但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想状态。熬夜工作是否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好?一边想方案一边谈业务是否让你两件事处理得更有效率?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我忘了在那一本书看到一个案例是说伦敦火车站的客服一天要接待好几千人的咨询,但是这份很累人的工作她们很少出错,原因在于她们从不同时接受多人的同时咨询,她们总是专心致志听取一个人的咨询,解决一个人的咨询后,才会听取第二个人的咨询。

    单线的任务不代表低效,我自身的实践结果是固定时间专注于单线的任务能让我更专注,更专注意味着完成得更好。

    因此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和任务,而不是在快要到期时进行多线任务,可能更加高效。

    3.完美主义者往往是拖延症者。

    这点直接击中了我的要害。我听说处女座是最可怕的完美主义者,我觉得不科学,用到我身上的话,我觉得金牛座才是最可怕的完美主义者。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做到十分,大部份人有六分的条件时就去做了,而我必须确定自己能做到十分时,才会去做这件事,否则我宁可不做——结果,我成了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读者提到《稀缺》里讲到最容易掉进稀缺陷阱的一类人往往就是无时无刻在用最优化指导自己的人。

    最优化意味着一个完美的计划,而完美计划往往是最难执行的,一旦因为执行不到位打乱了计划,就会造成焦虑感和紧张感,很容易就让人满满的负能量导致放弃计划,放弃之后就考虑一个更完美的计划去弥补,然后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中。

    是的,我就是这样的人,深有体会,目前在治疗中,有猛药良方欢迎指教。

    作者提出的方法是留有“容错空间”,这个……我也知道,只是执行还是难,总想做好也是病。

    4.心态与起点

    有一个书评的观点非常有意思,他认为稀缺的深层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两点:心态、起点。

    心态这种东西真是非常有趣的,它对事物的影响非常大,却很不可控,影响心态的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差异化的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当面临压力或者挑战时,不同的心态导致的结果可能也完全不同。什么样的心态是好心态,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认为如果认可心态的影响力,当我们陷入一个困境时,也许想办法换换心态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法。

    起点指的是当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所拥有的资源。如果我们在问题来临时,拥有的资源越少,那么我们就越可能陷入稀缺的恶性循环中。解决的方法自然是尽可能在问题来临前拥有越多的资源。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保持适当的资源“闲置”其实是有必要的,不要认为这是浪费,这是保证在问题来临时,我们有适当的转身空间。

    5.如何跳出陷阱?

    其实还是精力分配的问题,想方法将精力分配到更有未来回报值的事情上,不要只专注于解决紧急的事情,不断调整回解决重要的事情,才有可能跳出陷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看书评了解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cc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