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吴同学会》之见于未萌有感

《冬吴同学会》之见于未萌有感

作者: 五点九五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22:28 被阅读0次

昨天晚上,听《东吴同学会》中的见于未萌一篇,挺有感触。

在这期节目中,梁冬和吴伯凡从一次面试谈起,说到人在三十岁之前,应该不要多想赚钱的事情。吴伯凡提到他在读书时,他的师兄先要他去把马列和毛选先读完,并不是说以后这样的书在你的人生都路上会有多大的作用,而在于是一种思想体操,让你有一种思维的训练,相应的提高了品味,再阅读书籍时,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为难的了。而现在国内的大学,除了偶尔的几个人之外,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在读书的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阅读这些书,并不是有什么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而是让你有一些更高的追求,让你看得更远。这期节目中提到一句话,我觉得很对,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意思是说愚昧的人即使成功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成功,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了。强调对人对事的要有预见性。节目中还提到,梁冬的一个师兄也和他说过不要再三十岁之前计较金钱,三十岁的时候会一次性还给你,梁总也就是在30岁的时候加入了百度。同时,节目还联想到之前高晓松在一次奇葩大会汇总遇到清华的学弟,这些清华的学子在节目中是求大咖们指点迷津,因为他有些不清楚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高晓松当时就怒了,可能是他们那一辈的认识和90后之间的明显差异,他觉得清华乃国之重器,不能仅仅想着眼前的苟且,不能仅仅考虑着自己赚多少钱,而应该着眼于国家。我不是清华的,自然也没有那样的负重感,但我毕业后确实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对于这点,我是认可的,但我不认可高晓松的国之重器就不能盘算着明天能赚多少钱,要生存,要生活,如果这个前提都不存在,就不要去奢谈其他。清华学子也是人。

我不认可的是这位清华学子本身,他在学校应该是风云人物,是特别优秀之人,工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他现在已经还是博士,应该要自己想明白,如果想不明白,那就先干着,边干边想明白,跑到节目中去说,求求大神们给我指点下我要做什么工作,这就有点迷糊了,而且是奇葩大会这样的节目。你要是到求职类节目,啪啪啪,都会给你亮灯的吧。所以我说,这个人是自找的。

这节目听来,我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联想到我的工作经历,至少算是给我前面几年的待在一个小公司找到了借口。不过,明显的不是见于未萌,而是毫无远见,没有规划,自由放纵吧。也就这样浪费了最好的几年时光。想想也是特别的心痛。

见于未萌,虽然工作有这么多年了,但后面还有很长,永远没有迟到的人,只有未醒的人。

相关文章

  • 《冬吴同学会》之见于未萌有感

    昨天晚上,听《东吴同学会》中的见于未萌一篇,挺有感触。 在这期节目中,梁冬和吴伯凡从一次面试谈起,说到人在三十岁之...

  • 见于未萌?

    你好,朋友。网络文章何止千万,有幸在此相遇并驻足停留也是你我的一种缘分。谈思想,谈人生之前,回忆下个人经历。 ...

  • 无用价值

    前几天听了一期《冬吴同学会》很受启发,其中梁冬老师谈到自己在做这档节目的初心,他说《冬吴同学会》这个节目的定位,就...

  • 一日一书

    明者远见于未萌, 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

  • 2019-07-18

    今天听冬吴同学会吴凡提到了方文山的一段演讲,我特地在网上搜了一下,对方文山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如果不是听冬吴同学会...

  • 超越的秘诀--读后感

    冬吴同学会是一期不错的专栏,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是其内容的主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公众号《冬吴同学会》...

  • 重读《岳阳楼记》有感

    最近在听《冬吴同学会》的过程中,听到梁冬老师和吴伯凡老师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 冬吴同学会

    从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到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虽然没能成为梁冬先生的死忠粉,但听这些广播节目无论是直播还是回听...

  • 冬吴同学会

    最近上班下班的途中停掉了那些付费的课程,连《樊登读书》都很久没听了,专心听起了一个免费音频,《冬吴同学会》。这个节...

  • 冬吴同学会

    听这个节目发现自己最近的思考和成长真的是少。先记录下有触动的几点,后面慢慢思考: 1、关于谁在主导社会发展。之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吴同学会》之见于未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d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