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两个「以退为进」的案例。
一、谈判也好,打仗也好,暂时的退是为了下一步的进攻,这是进或退的辩证在商战中的运用。
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副画,印度人要价250元。
画商不同意,谈判陷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被惹火了,怒气匆匆地跑出去(看来是谈判中惯用计俩),
把其中一幅画给烧了,画商见到了这么好的画把它烧掉,太可惜了,致感伤痛。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意卖多少?
印度人依然要价250美元,画商拒绝了。印度人又烧掉其中一幅,画商只好乞求道:你可别烧掉最后一幅呀!
画商想三幅就剩下一副,价格还能是一样的价吗?因此,又讨价还价了一下。
那位印度人可有筹码了。把这仅剩的一幅画卖价提高。最后,以500美元的价格成交。
当时,其他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印度人这幅画的卖价最高。这印度人所以采用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画商的策略,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卖的三幅,皆出自名画家之手,烧掉了两幅,剩下一幅物以稀为贵。
这印度人还了解到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古董珍藏名画。只要他爱上了这幅画,是不肯轻易放掉的,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d92153d7cd1f9ecd.jpg)
聪明的印度人,施展这招果真很灵,做成了一笔成功的生意。
二、与强敌决战出路,只有三条:①投降、②苟合、③退走。
苟合是一半失败,投降是彻底失败,退走则可以转败为胜。所以,孙子兵法36计中,称之「走为上策」。
美国惠普公司,一直坚持一个原则:产品"优质可靠"跟"技术创新"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当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时,他们总是甘拜下风落后两三年后再推广到顾客中去。
惠普公司绝少在市场上,第一个推出新产品。该公司常采取,「以退为进的倒打式」行销策略。
当竞争的厂家新产品上市后,惠普就会发动大批工程师(这里是重点!他们不是业务员)去对购买新产品的客户做服务性拜访。频频打听他们对该产品的意见。
例如他们喜欢产品的哪些特色性能,哪些是他们不喜欢的。这些工程师把用户的意见带回公司进行总结研究,然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对新产品进行再改造。
不久,他们就会生产出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来。于是惠普公司的产品就以绝对优势压倒的那一些竞争厂家的新产品。真正做到了后来者居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03098/bc8fec1ccf579fd7.jpg)
目前,在手机市场上VIVO、OPPO品牌,幕后老板段永平,走的就是这个策略。 他们不是最先进入市场的,目前在手机市场上,年度总销售量都在前五名内。
最后,简单抓取商业奇才偶像 段永平,历来的经典讲话。
01、低价是条最容易走,也是一条最难的路,除非是迫不得已,用价格武器总是错的。
很少人明白,
"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的,但"被迫降价"时,就显少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
02、如果你能做好一件东西,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
03、凡是说要把市值做到多少钱的公司,我都不碰。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04、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禁示区大概是两个:①生意模式不好,②企业文化不好。
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是:
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05、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06、做企业,就像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
07、任何东西,都是标实价,不讲价的好。
可以讲价,实际上对卖家而言是个,非常短视,而且成本很高的行为。
08、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的快一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的久一点。
一般来说,银行都是要确认
不需要钱的时候,才借钱给你。
09、所谓的营销,对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而已,相当于木桶的一块板。
凡是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的说法,其实就像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有了一块叫营销的木板,一样可笑。
10、从逻辑上讲,两只火鸡加起来,也不会变成老鹰的。因此,
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希望今天的内容给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