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的想象
2017年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用一个故事为我们讲解了“心理账户”这个概念:
你今晚打算去看电影,但你不小心把电影票弄丢了,电影票是100元,你是否愿意再花费100元去看这场电影?如果稍微改变一下情况,假如你丢的是100元钱,你是否还愿意如期去看这场电影?
以上两种情况,丢的东西都是价值100元,但是人们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丢了100元的电影票,多数人不会再付出100元去看电影。这样做会让他们觉得“亏本”了,花了双倍的价钱,即200元,看了一场贵电影。而在丢了100元钱的情况下,多数人仍会照原计划看电影。
之所以同样价值的东西,却做出不同的决策,正是由于这100元钱分属不同的心理账户决定的。
我们心里对每一分钱都不是一视同仁的。丢了的100元电影票是属于“观影消费账户”,不管你有没有看电影,这100元已经花费了。而丢了的100元钱却和看电影不是一回事,纵然丢了,也不是从“观影消费账户”支出的,所以还会购买。
首先说明,我没有看原书,这段话是从知乎读书会的解读里听来的。因为之前也在蚂蚁私塾听到过这个概念,当时只是过了一下,今天却突然觉得奇怪。这本书的主旨是,经济学中的假设——“理性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少见,人并不是时刻都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然后我就想呀,如果我已经买了票,又掉了钱,那要是我再不去看电影,那不更傻嘛?我的想法很理性呀!
话说我是一根筋——强迫症又犯了,非得“研究”个明白:到底我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晕了没?如上图所示,单从结果看损失的绝对值,情况A1损失最大,其他情况下就都相等。所以掉了钱的前提下,情况A2、C1、C2,都是理性行为。跟心理账户没啥关系。与之对应的,是掉了票的情况B,看不看电影,损失的不都是100块么,没区别呀!
我认为吧,掉了票这个情况B,还得联系实际看。
1.若是我身上只有100,还被弄丢了,手机里啥啥的都没钱了,那肯定打道回府呀,对吧?
2.若我能支付票钱,但就是丢钱的结果让我生气,一气之下不看电影,那就是妥妥的不理性,被情绪控制了嘛。
想到这里,先默默感谢手机支付,除非丢手机,票是丢不了了。咦,那要是丢了手机,我还“拿着电影票去看电影”,估计会被骂成傻叉吧?
心理账户的利弊
看到这里,我觉得作者举这个例子来说明“心理账户”对我来说没有说服力。我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里,难道我没有“心理账户”,还是思维发散得太厉害了,完全没有章法?
仔细想了想,还是有的。比如,我的钱放在手机上各类APP里都有一点,纸币硬币也分开放的。APP里的就不说了,差不快没钱的时候就特别抠,消费时就会克制去不动银行账户的钱。纸币呢,就是逛超市支付日常开支的。硬币是给孩子的零花钱,用于家门口的消费,少了就用纸币换硬币放在里面,从来不管是不是多了。(六岁的大宝还不晓得花钱,总是我拿来给他们买吃的和玩的。)
带孩子出去购物时特别明显,吃的大概三到五样;喝的基本上标准是一样,最多三样;用的可以随便,但同种用途的只能选一样;玩的更不用说了,一次只买一个,虽然这个规定现在逐渐在改,但孩子似乎已经有了无形的束缚。这些明明都是有心理账户的表现。
有心理账户就是不理性的表现了吗?我看也不尽然,一些情况下,这恰恰是理性的表现,只是会因为情况的变化变成有限的理性。
将加油单独设立心理账户,每个月固定就这么多油钱,从心底设个限度,或者按月充油卡。这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能防止即时消费、过度消费,可以防止”活在当下的行动者背叛具有前瞻性的计划者的完美计划“这种情况的发生。这里,这个”心理账户“就是理性的。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那会儿,好多家庭呈现”其他方面紧衣缩食,汽车却用着高档油“的状态,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心理账户“。当油价下降时,习惯了心理账户——加油的专项开支额度,就去加更加高档的油。而不是减少这个账户额度来补贴其他方面。这就是”心理账户“造成的有限理性。
反过头来想一想,给孩子买玩具设立心理账户,也不是没有好处,只是缺少灵活机动时,会有些遗憾。要是到一个很少去到的地方碰到两个很喜欢的,只取其一,过后要再买另外一个,花费的成本就大了:不管是再次去所用的交通成本,还是网购用的时间成本。还有,就是即时满足的效用,可能到后来就没有了。
效用
当我回头再想想上面那个表时,发现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效用。这个故事里,人们之所以不理性,其实是因为混淆了成本和损失。这里的成本,就是你要得到某个结果(享受电影)或是利益(看电影的效用),必需预告付出的代价(支付100元钱)。
人们把”成本“当成”损失“也不能说不对,毕竟你确实少了钱,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像作者说的那样,陷入非理性的状态:掉了票,再花钱买票看电影,就是损失了两次钱;掉了钱,那就只是损失了一次钱嘛。不同的情况下,成本和损失的概念是变化的:掉了钱,再买票时成本是成本;掉了票,再买票时两次购票的成本都是损失——意识不到第二次购买所付出的成本,会遵循“有借必有贷“的原则,产生”效用“。
什么效用呢?效用(utility):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咱们普通人的消费一般都是为了得到它,也就是说,想要得到效用,必须要付出成本。理清这一点,不用去管心理账户,人们也能理性决策了。
更晕了?后记:看了上面这个表,哈哈,你还会不会在丢了票的情况下,一气急一跺脚,扭头不看电影了呢?
如果花100块钱顺顺利利看了场电影,你还觉得损失了100块吗?
恐怕只有看完了、电影你觉得超级垃圾、不值才会觉得电影票钱是损失吧?其实到这里,我又要说,哎,其实你亏的可不仅仅是100块钱啦,还有时间和看电影花费的脑力以及机会成本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