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爷爷》第73章 发小

《我的爷爷》第73章 发小

作者: 赵同小异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4:16 被阅读0次

作者:赵同 

七十三发小

“陶舅舅来啦!”陶吉利用摆摊挣来的钱给自己置办了一个红色的小摩托,当时大家都管这种小型的摩托叫“轻骑”。每当程家同听到武德闾院子门口那摩托车“突突”的声音就知道是他来了,便手舞足蹈地通知老姨,“陶舅舅来啦!”,有时候也会调皮地围着院子边跑边喊,“吉利来了,大吉大利!”

程家同是欢迎陶舅舅的,程岚也是喜欢他的。可程岚的父亲却不太愿意接受这个陶吉利。不为别的,只因为陶吉利是一个没有稳定工作的个体户。尽管陶吉利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靠摆摊挣得了一笔本钱,成为了“万元户”。但程友对这些并没有兴趣,也不放心把自己的三女儿托付给他。程友最相信的还是像大女婿程传铁那样的国营单位,旱涝保收永远也不用担心没有工资。就连二女婿殷大海那样的合资公司他都不太放心更不要提个体户了。

“喂!唔该陶吉利,一个钟头后打嚟喇。”陶吉利坐在程友家的里屋用广东话打着电话。

“老姨,陶舅舅说的是什么呀?”程家同在一旁问。

“鸟语!”程岚对自己的小外甥笑着说。后来程家同才知道这“鸟语”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人对广东话的特殊称呼。程家同喜欢听“鸟语”,程岚更是为陶吉利流利的广东话着迷。

陶吉利这次来武德闾的目的是想和程岚的父母说说和程岚结婚的事,但是这打电话时装腔作势的“鸟语”又给自己降了分。秀琴倒是不反对,而且还挺喜欢这个努力做买卖的年轻人,程家同就更喜欢他了,因为陶舅舅每次来他都能得到一些从来没见过的玩具。

陶吉利走后,由大姐程敏发起的家庭聚会开始了,目的是大家讨论一下到底让不让程岚和陶吉利再交往下去。程传铁来了,二姐程桦和二姐夫殷大海也来了,并且还带了自己的儿子殷河流。吃过饭后,程家同和自己的弟弟殷河流在外屋玩,大人们就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开上了家庭大会。

“没有正式工作的确是个问题。”程敏先发了言,这程敏是三姐妹中和父亲性格最相近的,因此想法也类似。

“再处处看吧。”程传铁没有太明确地表态,但是他一直对那些自己做生意的人感兴趣。他和同事李志刚这些天在火车站点货的时候,发现了前几年因为超生被单位辞退的小何,他们在为单位卸货时,也看到了小何在那卸货,这小何可是自己干个体户发了财、整整一个车厢的画框都是他的。这引起了程传铁的兴趣,但不知道这做买卖的门路不敢轻易下海。

“这国营单位也不行,赚得少。这个体户就更不行了,你看有挣得多的,那都累得臭死。而且不定赶上什么事,还得赔个底儿掉。”殷大海表面上是发表意见实际上则是又要吹嘘他合资厂的工作。

“那什么工作好呢?”这老二程桦和殷大海一起一唱一和地说着。

“就像我这样的合资企业最好了,外资的管理和眼界比较开阔,你看我们公司生产的冰箱现在销路多好,这销路越好我们挣得就越多。”殷大海开始手舞足蹈地吹嘘自己合资厂的优越。

“你那冰箱好,你也给咱爸置办一台啊?”一直不说话的程岚忽然蹦出来一句话,让自己的二姐夫殷大海下不来台,尴尬了好一会儿。

“给姥爷来一台冰箱!噢!可以吃冰棍儿了。”此时正在外屋玩的程家同忽然也跑进来凑起了热闹,弄得殷大海更尴尬了。

老实的岳母秀琴为了不让这二女婿为难,只能张罗着让程家同和殷河流去邻居家玩一会儿,好让这家庭会议继续进行。

程家同就这样被“赶”到了同院儿的姓袁的一户家里,这家也有一个男孩儿叫袁博。这孩子比程家同大一岁,父亲是一个汽车教练,赚得多,比程传铁家的生活优越了一点。程家同刚进屋就看见了袁博家放着一堆小人书,而程家同仅有的一本书就是爸爸给他买的“唐诗三百首”。程传铁每天早上还在被窝里时都会给儿子念上一两段,虽然程家同并不明白这些诗句的意思更别说感兴趣了。但是凭着每天早上不厌其烦地重复诵读,程家同已经可以熟练地背诵几首唐诗。每当儿子在亲戚面前念起“窗前明月光……”时总能让程传铁骄傲一会儿。

程家同早就看烦了这诗集里的插图,看到袁博的小人书自然很感兴趣,拿在手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直到晚上程友家的那个家庭聚会散了之后秀琴招呼着他回屋,他还是不肯放下那些书。袁博的妈妈拿了两本借给程家同拿回家看,谁知道拿着书在家看了不到五分钟,袁博就跑到这边来要回了书。

这个胖乎乎又吝啬的袁博在以后的日子里竟然和程家同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小”。

从那天开始,程家同只要一来姥姥家基本上都是泡在这个胖朋友的家里,不只是因为有好看的小人书,最重要的是袁博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掀开那个用毛线勾成的电视罩子,就能红色的机身,可以伸缩的天线。袁博的父亲拧开开关按钮,再调一调另外一个按钮,黑白花的屏幕就有了影像,程家同和袁博可以坐在板凳上安静地看上好一会儿动画片。

当然有的时候,电视信号也会受到影响屏幕又变回了黑白花,这时候程家同就会和袁博一起着急地喊,“黑白小人儿打架了!”。听到这话的袁大舅立刻就会停了手中的活儿,回到屋里帮两个孩子调好电视。后来程友家也在百货大楼买了一个电视,与袁博家的一样,为了解决信号不好的问题,两家都买了室外天线,用竹竿架在院子里,架得越高越有利于信号的接收。就这样袁家把竹竿加高一米,程友就会把自己的再加高一米五。袁家要是再加高,程友就马上超过。两家人乐此不彼地进行了几个月的高度竞赛,最后袁博的爸爸还是败下阵来。程友的室外天线不仅成了整个武德闾胡同最高的天线,并且还安装了电机,程友坐在家里便可以控制室外天线的方向。这样的“高科技”让他的外孙在胡同的小朋友中牛了好一阵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著作权)归作者赵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或改变其形式进行摘录。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相关文章

  • 《我的爷爷》第73章 发小

    作者:赵同 七十三发小 “陶舅舅来啦!”陶吉利用摆摊挣来的钱给自己置办了一个红色的小摩托,当时大家都管这种小型的摩...

  • 爷爷给大爷盖了个房子,大爷把房子又卖给了爷爷,姑奶恨得直跺脚

    文/赵主任 发小的故事。 发小的爷爷,有个不是一个姓氏的“亲哥哥”,发小管他叫大爷爷(我们这里简称大爷)。他这个大...

  • 爷爷的葬礼来了个陌生人,随完礼就骑自行车走了,让奶奶泣不成声

    文/赵主任 发小的爷爷去世了,我帮忙打下手。 那一年,我们在镇子里念初三。 发小的爷爷属于突发的那种,通知的亲朋好...

  • 爷爷的葬礼来个陌生人,没随礼,打包个肘子就走了,奶奶泣不成声

    80年代末,寒冬腊月, 北大荒,金沙农场20连。 发小的爷爷孔教员去世了,整个连队处于悲痛之中。发小爷爷是连队小学...

  • 我的发小

    我有一个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在这里我暂且叫他小明好了。 小明比我小一岁,但上学是和...

  • 我的发小

    一直想静下心来写写她,但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动笔。今天的日更,就来写她吧。 发小是小学五年...

  • 我的发小

    小的时候,因为,我们是邻居,再加上我们的年龄又相仿,机缘巧合的,我们上同一年级,同一班,我们彼此成了好朋友,一直...

  • 我的发小

    我们记忆中的发小们的名字——闻喜县畖底公社辛村大队。不知道现在都还好吗! 第一生产队: 我们同一天踏入学校的有,刘...

  • 我的发小

    文/拾伤青年 我的发小叫老胖,从小就鬼头鬼脑的,耳朵因为小时候一场发烧导致有点聋,有时候别人笑嘻嘻的骂他,他有跟着...

  • 我的“发小”

    她跟我说“发小”是个很纯净的词,也是个很有缘分的词。她亲切地唤我“老伴儿”,说我们的感情都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以后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爷爷》第73章 发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k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