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的今天,抱着好奇和平静之心和Sherry约好6:30一起出发,前往家门口的公园学拳,Sherry后来每次提到这都会打趣我,说实话当初没以为我会坚持下来,所以都没建议我买全套的太极服,只买了一条大红颜色的太极裤,今天收拾衣服发现已经有7、8套不同颜色、不同款式、不同季节的太极服。
Sherry当时是我的邻居,因我们的小朋友(后来的“三朵金花”)年纪相仿,那天晚上正好是万圣节,趁三小只结伴去小区扫楼讨糖的2个多钟头时间,Sherry和我聊起了她在6月份去公园晨跑时发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师父太极打得极好,于是决定拜师,每天早晨6:30~7:30除了下雨坚持去和师傅习练。我第一反应就和后来我周围的人听说我打太极一样:太极不是老头老太的休闲运动吗?因为当时身体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了在家休息,有持续耳鸣1月之多,期间坚持每天健身锻炼半小时、中西药换着吃都不见效果,当时Sherry具体说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她说那段时间也是她人生的低谷期,只有每天1小时的太极时光属于自己,不管从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可以得到补给,Anyway最终结果我被说动了,约Sherry第二天一起去公园。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比我想象中要年轻得多,尤其是打拳时候的拳架、动作、神态,比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有精气神,一下子打破我对太极是老年运动的认知。师父是潮汕人,但丝毫不影响他老人家铿锵有力地和我们说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后来慢慢了解到师父年轻时是老师,因工资微薄养不起一大家人(两儿子一女儿),于是出海打渔,还帮偷偷贩盐,只要能赚钱都会不辞辛苦,孩子们大了以后师父、师母分工负责带大大小儿子的孙子孙女。直到20年前,师父与太极结缘便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专心习练,独自1人搬出大房子在公园附近租了一间单间,一年365天,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其他日子都一个人生活。老头儿性格确实有点儿古怪,但对待太极,极其认真、专注、甚至苛刻到骨子里,令人敬佩。
按照惯例,师父建议我从最简单的杨氏24式太极拳学起,大约学了1星期把套路学完,印象中前2、3天特别痛苦,因为入门期还找不到自己,完全死记硬背,什么“一个大西瓜切两半”,完全搭不了边。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学习新的套路时,记住动作之外形非常重要,这和后来观摩太极80后男神杨大卫宣导的十六字层次口诀“以形导意、以意运身、运身势成、意领形随”中的第一层次“以形导意”所说,打拳必须先有形,从摸得着、看得见的开始。大约第4天逐渐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觉,所谓感觉,就是你的意念可以指挥手脚,不会自己觉得别扭,虽然“云手”打得很不好,但该动作蛮适合自己找感觉并且陶醉好一会儿的。让我觉得最最神奇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我的耳鸣不治而愈,因长期伏案导致的颈椎反弓压迫颈部神经产生的疼痛感也消失了(最近的体检拍片发现颈椎不再反弓,已经变直了),偶感风寒后打拳会在习练中途咳出一口轻痰而倍感轻松,喜熬夜的不良习惯被纠正了(以前1、2点入睡是常态),当然还有精神上的诸多愉悦与满足,让我停下来更加关注和感受生活的美。
10月底的深圳秋意凉,正是打拳的最佳季节。现在回想如若是在汗如雨下的炎炎夏日,亦或是阴冷阴冷的冬天,我是否能够坚持下来可能不好说,所以提醒大家现在正值学习太极的好时候。从每天被闹钟叫醒起不来,到自然睡、自然醒,那段惬意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小半年,套路也学得越来越多:太极拳24、32、40、功夫扇、太极剑32...虽然是不同的套路,但相互之间都有雷同的小动作,也有小细节差异,唯有自己慢慢体会,学习的心理门槛变低了,信心和兴趣越来越浓。17年临近春节,其他师兄姐都已回家忙年,只剩师父、Sherry和我三人经常在天蒙蒙亮的冬日早晨,听着耳边冬风扫落叶的呼呼声,悠然自得,不亦乐乎。17年春节,Sherry和我两家人自驾去东部华侨城过年,记得是大年初二早上6点多我俩就跑到因特拉根小镇的地面林荫小道打拳,带足了全身的行头和mini音箱,偌大一个小镇那个时刻都是我俩的,每次回想都是一种享受,真就是满怀对太极的敬畏与热爱。对了,Sherry与我于大年初五在佛山顺德龙江的一个小鱼塘结拜金兰,我俩以姐妹相称和相处。真好,她是山东人,我是江苏人,同是独生子女,同样热爱太极,倍感珍惜。
平日里也认识了一帮师兄师姐,论年龄有的比我父母还大,但依然师兄师姐地叫着,他们都是前辈,刚入门的时候少不了他们的提携。师父不是很有耐心,经常会让他认为比较好的师姐们带我打,在此也要感谢徐姐、熊姐等前辈,初学者有没有人陪练对信心培育很重要。
17年清明节前夕,恰逢出差,中间断了一星期,再回来时深圳已开始显露夏日的嘴巴,工作永远可以成为偷懒的合理借口,那段时间可能也确实到了第一个瓶颈期,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有两点因素导致坚持受阻:1、套路学多了就不再满足于套路本身,希望增强深层的体验,而工作日早晨时间紧,越着急越适得其反,有时匆忙打完就觉得胸口堵,觉得是时候调整一下节奏;2、Sherry与我从相互监督变成了相互观望,今天我请假,明天她出差。断了快1个月后,怯生生地以为师父要把我俩逐出师门了,谁知再去公园,师父明显很高兴,几乎时间都花在我俩身上,还决定开始教我们新架、老架,于是我俩和师父约定每天改成每周末两天,每阶段定一个小目标。就记得新架迄今为止是学得最艰难的一套拳,断断续续学了快1年,效果也是最差的。现在回想,学拳真不是看时间长短,关键还是有没有走心,新架恰恰是在我俩意志力最弱、兴趣最低迷的时候学习,我并不认为后来学的凤凰剑比新架容易,但我们仅利用周末的时间前后也就花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学会。
今年明显比去年有的质的提升,我只说自己的体验,开始关注太极名家的理论和见解,开始习惯结合道家的思想去理解和学习太极,开始结合日常站桩一起培养非膝盖之外的力量(跨、脚掌),套路依然重要,但不会完全迷信,更加辩证而多维度的去体会每一种拳架,年轻姐妹团的队伍也扩大到4人(Sandy、泠雨姐),明显感觉到相互之间能够影响到的能量场在不断积聚。
两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尤其在这个年纪还能发掘一门自己感兴趣且有益身心健康且有一群志趣相投的同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也会经常对周围的有缘人诉说太极之美,希望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加入,千万不要等到老了以后再启动这项“老年运动”,你现在看到打得漂亮的老年人不妨问问他们几时开始的吧。
以上内容仅作为结缘太极的两周年小札纪念,共勉!
Sally
2018-10-28 晚 @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