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书中看到说,每天的记录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要提高思维能力,需要进行反思。所以,从今天开始,我的日记中会加入反思的部分。
有趣的事: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去吃了很贵的牛扒,三个人花了1500元。我和另外一位同事进去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环境太好,一看就不是我们平时能消费的地方。点餐的时候,领导也猜出我们的窘迫,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点餐事项。我们点了一块3人份的牛排,一个沙拉,一个口贝,一份面。本来想喝点红酒,但我们要点的那个比较便宜(389元)的红酒售罄了,剩下的都至少六七百元,所以我们放弃了喝红酒。服务员为了表示歉意,给我们每人送了一杯无酒精的红酒。整个就餐的过程,我们两位女生都有点拘束,担心行为会有些失礼的地方。最后,我们都吃得特别撑。
反思的事:
1.工作中我并没有全程专注,期间偷偷地发了一篇文章,修改了投稿,也由于有点闷,出去走了走。早起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成功频率是高效和专注的一天,但是我没有完全做到。究其原因,① 在寻找设计奖项的时候,若遇到不是那么顺利的时候,我的钻研精神不够,做事情有点避难就易。②还是没有做到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完全负责,还有待成熟。
2.晚上和社群小伙伴聊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聊对于社群运营、写作课的看法,和自己的方向。我的问题在于①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过于坦露自己真实的内心。这样有时候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不利于自己的影响力。②思想上还是不够成熟。看看现在刚毕业或是还没毕业的年轻人,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副业,执行力也特别地强。而我三十多岁,仍然有很多卡点,很多问题比较纠结。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但也是我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3.昨天看的书籍是关于个人知识升级的《好好学习》,读起来不像励志书那么顺畅,有些费力。有些内容也不是那么完全能够领悟到。那么说明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加强。这本书中一个核心的词汇是“临界知识”,也就是掌握现象之下的本质的知识。如若掌握了“临界知识”,我们就掌握了融会贯通的基础。书中列举了不少“临界知识”和运用的方法,干货很多,但由于我平时思考地比较少,所以消化还需要点时间。
为了能够对知识更融会贯通,更看到现象之后的规律,我的计划是一周至少5本书,尽量做到一年300本书的阅读量,包括精读和泛读。对于现阶段感触深,或是能学到的知识量比较大的书,则制作思维导图和书写读书笔记。相信,两年后的我会变得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