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居易·题济水

白居易·题济水

作者: 月里梦溪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9:51 被阅读79次
济源。

题济水

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侯。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山川自改色,湛湛澄霜秋。岂徒宅神物,亦足容鰕鳅。我思古之人,洁志为身谋。衣冠坐涂炭,恶恶心忧幽。不但听渔父,扬波自贻羞。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选自《怀庆府志》)

【注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陕西渭南人。

盈科:水充满坑坎;喻打下坚实基础。此处为前意。

胡为:何为,为什么;胡作非为、任意乱来。此处为前意。

兹:此。

朝宗:比喻小水注入大水。

宅神物:传说济水中有通灵兴渡的大蛟。

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 也比喻污浊的地方。

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对捕鱼人的称呼。《楚辞》篇名,写屈原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事。

济南。

【赏析】

身为济源人,身处济源,是知道身边有不少热爱济源的人在研究济水的,也知道济水高洁、清流、善利万物而不争,知道不少古代文人到济源到王屋山来,也留下很多歌吟济源的诗词。但是,由于从前对济源本土诗词的不那样重视,只是知道有关个别地域的个别诗句。系统读来,济源这片土地上承载的名人大牛是不少的,留下的诗词作品数量也是可观的。比如,白居易关于济水的《题济水》。

济源因济水发源于境内而得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属怀州,大业三年属河内郡,距今约1400余年。济水已经从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消失了,但证明她曾经存在的印迹依然没有磨灭:济源、济南、济宁、济阳都因济水而得名。

济水还与一个历史人物高度相关:夏禹。大禹治水,一项重要功绩就是导沇为济,在今天的济源及其周边地区的版图上,都留下大禹的足迹。最近在济源古代诗词中也有不少发现,很是惊喜。

关于此诗。这是白居易游览济水的五言长诗。先写济水之小,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把这么小的河流列入四渎祭祀?作者似乎自有答案,自问自答:济水和其它河流确有不同,我所知道的理由是济水至清。她去大海朝宗,千里奔腾不休,黄河将她拦腰截断,她也不与浊流为伍,山川都在不断变换颜色,她却永远净澈,洁身自好。

白居易由水及人,抒发为人处世的哲理:古代的贤人,洁身自爱,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就是陷入泥沼,跌入炭火之中,也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济水就像屈原一样处世,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愿为害人民,她从古至今,矢志不渝地追求一个“清”字,这么高洁的品德,谁能相比?只有清清的济水,万古悠悠流淌!

白居易借景抒情,以物比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高雅,清新高远,表达出的也是清正做人,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

相关文章

  • 白居易·题济水

    题济水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侯。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朝宗未到海,...

  • 《春题湖上》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

  • 忆济水

    济南城地处黄河干流以南, 故约“济南”。而我的家乡却位于黄河以北的济阳县,高中的校名也很顺序的被称为“济北...

  • 济水之源

    一条蟒河将城市贯穿, 千百传说把历史复原。 这里的文化亘古悠远, 寓言神话点缀着平凡。 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 小...

  • 济水安宁

  • 90后酷说《老子》(15)老子为什么不说真相?释迦牟尼为什么欺骗

    题引: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访鸟巢禅师。鸟巢禅师正盘腿坐在松树上,闭目养神。白居易说:“禅师所处,太危险了。”禅...

  •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

  • 济水济渎

    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

  • 济水释源

    中国古代有五岳四渎,代表着山川河流,从周朝开始,五岳四渎就作为河川的代表,由君王来祭祀。 五岳大家都熟悉,是西岳华...

  • 济水览枫

    九如霜叶浓,红枫飘泉清。今别老树去,遥思岩根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居易·题济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qf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