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五岳四渎,代表着山川河流,从周朝开始,五岳四渎就作为河川的代表,由君王来祭祀。
五岳大家都熟悉,是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渎是古代四条独立入海的河流,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安宁、现济宁市就是原来济水中间北上的地方。黄河下游地段以及大清河(原址为东平湖到黄河入海口一段)、小清河(东阿镇西东平湖入黄河的一小段河叫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
中国古代四大河流,它们分别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他们曾经是中国境内独成水系的四大河流,而且最终独立入海。现在,长江、黄河依然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两条河流,而且自成水系,独立入海,而淮河虽然也是中国现在境内的七大河流之一,虽然只有一千公里长,但淮河在中国是有影响,夹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成为中国目前最流行的南北分界线,可是,现在的淮河很难说是一条独立入海的河流了,它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了。
但是,淮河整体上变化还不是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应该算是济水了,现在,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济水的上游,可它却以黄河支流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且已找不到它的中游和下游了,济水作为一条完整的河流在我们的印象中已经消失了,在中国大江大河中已经没有它的位置了。
然而,济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河流之一,而且它是最著特点的河流,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条河流有它特别,它最著名的特征就是“三隐三现”,穿越黄河而不与黄河混淆,一直独立成河,顽强的独立入海。
先秦时期,它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
据《菏泽县志》载:“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入渤海”。
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安宁、现济宁市就是原来济水中间北上的地方。
黄河下游地段以及大清河(原址为东平湖到黄河入海口一段)、小清河(东阿镇西东平湖入黄河的一小段河叫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现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东省境内的济阳县和济南市,就是最好的明证。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595页就写着:“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从济水得名。”济源就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
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古代四渎都建有庙宇祭祀,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江河淮济四渎庙中仅存的一座。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到400亩,占地33万余平方米。自隋起,历代皇帝遣使莅临进行祭祀。
济水干涸,几近消失,为何能位列四渎?唐代,济水通而复枯,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然细微,却能独流入海,济水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渎的原因。
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淤积,因而会不断改道,往北改道沧州附近入海,往南曾经夺淮河入海口。黄河多次夺济水的河道,导致济水河床抬高,后来在唐代和北宋时期,黄河不断向北摆动、南流之水越来越少,济水流域的一些支流无法汇入被黄河淤塞消亡的荥泽,反向南流逐渐成为今天淮河流域的一部分。这样,济水逐渐干涸,水量减少。
金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发生最大的一次改道。河水夺泗水下游,合淮河入海。河南地区原属济水流域的地区成为黄泛区,使得济水再也没有从河南疏通到山东的可能,航运地位不再。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箱决口,夺大清河入海,至此济水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现在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济阴(现在曹州)还存在着与济水有关的地名,济水只留下一段古老的似是而非的传说。
一脉济水,三隐三现,却至清远浊,坚守其节,这种情操,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毕生追求的境界。“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金秋入吾手。”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河南做官时来济的感叹。置身济水之上,“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高洁,是古人眼中的济水。虽然济水位尊四渎,却波澜不惊,温文尔雅,这种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们必备的恩泽天地,不求闻达的秉性。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荣华的知识分子称为“清流”。这也是为什么千年来,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原因。
网友评论
我就是济源人,儿时就知道家乡是济水之源,长大后才知道济水的精神。济源人要传承济水品质,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