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非常焦虑。
昨天一个电话过来就质问我:你教我儿子数学书上的作业了吗?
我一懵,啥?
她接着说:老师打电话过来说,我不该提前教孩子,他提前把作业都做了,上课不听讲。
我松一口气,这才想起来,上周末,孩子特开心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我们班其他的孩子肯定还不会,我会呢!
我当时还表扬他:学习有主动性。数学很有趣吧?
没想到因为这事儿,孩子挨批评了。
朋友郁闷啊,经常因为孩子不听讲,接到老师的电话。
还建议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看是不是有多动症。
其实,从孩子做的题来看,20以内的加减法没问题,即使是考试,孩子也是接近💯。
我很想说:只要不影响成绩,咱完全可以不管啊。
但我知道,这么说根本就缓解不了朋友的焦虑。
那么,不听讲究竟是不是大问题呢?
虽然我们不能说“不听讲”是对的,但是细想也很合理:
1、公立学校的进度,本来就是照顾大多数孩子,水平设在同龄人中等水平。
朋友的小孩刚上一年级,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再加上今年双减,学校肯定是按照教材进度组织教学。
也就是一个班如果50个孩子,大概30个都会觉得进度偏慢。
2、公平一点讲,如果是我们成人上课,都是你会的,你听过的内容,会不会也觉得很无聊?所以,倒也不必对孩子太苛刻。
3、6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大概就是15分钟,一堂课45分钟,中间肯定有走神儿的情况。
所以,在并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尤其是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学生时代,是不是很多学霸都上课不听讲。
比如,另外一个朋友也是问我孩子注意力缺失的问题。
孩子老师说他太高冷了。
为啥呢?因为他有时候突然就怔住了,像是有个透明罩子,把他和周围的一切隔开了。
我问朋友:他自己玩的时候专注吗?
朋友说可以自己看书2个多小时,下棋也可以玩一下午。
我的天,才6岁,这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吧。
学霸就是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啊,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沉浸式思考了,
当课堂的知识密度不够大,难度不够大时,当然不想听讲。
但是当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究竟要怎么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切换到老师的角度来看看。
首先,会给你打电话的老师,是很负责任的老师。他及时地跟家长反应孩子的情况,说明是很关注孩子的。所以,我们从心态上,要看到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其次,既然我们前面说了,大部分孩子都会走神2-3次,那么班上走神儿的孩子肯定是很大比例的,老师肯定没有精力去给每位家长打电话。所以,接到电话,说明孩子不仅是不听讲,应该也影响到了课堂秩序,属于非常“明显”的走神。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跟老师确认清楚,孩子的课堂表现:除了不听讲,还有什么跟其他孩子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如果确实有多动症的倾向,那么我们可以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一下。
检查如果有问题,那我们就遵医嘱,适当干预。
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又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不用管老师说什么,你会做就行了。”应该没有家长敢这么跟老师叫板,而且我们也知道,随着知识越来越密集,上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学习会省力很多。根本不敢引导孩子不听讲。
——“你就算会做,再听一遍啊,万一漏了什么知识点呢?”这大概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那怎么办呢?
我们要让孩子理解2点:
1、不能影响老师的教学。
比如跟其他孩子讲话,或者有太多的小动作,对老师教学和其他孩子造成干扰。老师要对所有孩子负责,这当然是老师不能接受的行为。
2、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我们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给我们讲题。不仅仅要说出题目怎么做,还要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过程会让孩子体会到,课堂上还有一些他没有注意到的内容,他对知识的理解还是不够。
总之,尽可能不要让孩子与老师之间产生对立关系。
为了不辜负身边朋友的信任,我买了一大批,关于认知脑科学、专注力的书。
等我系统地研究研究,再跟大家分享更多关于“专注力”的内容,
敬请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