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5-08死身事大

2024-05-08死身事大

作者: 马力不足 | 来源:发表于2024-05-07 11:30 被阅读0次

星期三,晴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未知死焉知生?如今的我是既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也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但是关于死后如何安置自己的这副皮囊,我倒是有所思考,也与家人有过交流。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丧葬方式和丧葬仪式。草原游牧民族属于游藏,将尸体用毛毡包裹,放在一辆牛车上,用牛车拉着在草原上游走,落在哪里就葬在哪里,而后野狼,秃鹫等草原食肉动物将尸骨啃食。藏族是天葬,尸骨运到祭台,有专门的人员会将尸骨用石头砸碎,给周围的秃鹫食用。南方还有水葬,做一个简易的筏子,将尸骨放在筏子上,随水飘走。当下更多的是火葬,统统送进焚化炉烧成灰烬一堆。而在我的老家乡村,传统的就是土葬,棺木一装,吹吹打打的葬礼完成,将装有尸骨的棺木一同埋进黄土里,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

清明节回家扫墓,祖先的坟墓一个个黄土包散落在山村的角角落落。唯有新进的坟堆会比较奢侈,砖瓦起围墙,立碑供后人祭奠,但是更多的祖坟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土包,除了近亲祖孙记得,此外谁也不知道此处埋的是何人。

15年的时候,大伯一家移居至宁夏平原多年,大伯因病去世,死后就火花,安葬在了当地公墓。那次以后我跟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父亲聊到了关于死后安葬的事情。父母还是比较传统,希望自己过世后能够土葬在老家的黄土里,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对于父母的这种想法我感同身受。清明节与老婆回老家扫墓,我就跟他将,将来也要叮嘱我们的孩子,我死后也要送回老家土葬,落叶归根,尘归尘,土归土么;老婆将来也要跟我在一起。她老家距离我老家近两千公里,结果她有自己的主意,想着自己火化后撒入大海,这样就可以随着海水游遍世界。她的想法更浪漫,也更容易实现。

其实从这件事情上来看,的确,如今我们都属于跨地区相爱,爱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但是这样一来差异的确就会更大,这样就需要我们彼此要多包容,多尊重彼此的想法。好在我们都能够达成共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家人唯有建议权,最终决定权始终在当事者手上。

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个事情,是因为当下大家似乎活的都很焦虑,焦虑着往前,往前,继续往前,往往忽略了当下。但是每个人的道路尽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命的终结,即便是终结后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开始,但至少这个生命周期的尽头是一样的,所以没必要往前赶路,死亡是唯一不会错过的事情,没必要着急,而我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天自己想要做的事和应该要做的事。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1926年,陶行知谈乡村教育。

相关文章

  • 李白

    蟾宫独步醉翩翩 秀口一吐三百篇 赫赫身事寂寂死 世上再无酒中仙

  • 不 死 情绪夸大,比如怜悯,妒忌,大喜或大悲。想置身事外,观察,不问,任其发展。 周星驰:我养你啊! 2017的冬...

  • 失身事小,失眠事大。关于不好好睡觉的那些糟心事

    在冯唐的《冯唐成事心法》中看到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失身事小,失眠事大。” 虽然不认同失身事小,但对失眠事大一事,...

  • 减肥只需一招,亲测有效

    “要么瘦,要么死。”这是小S在《康熙来了》里的经典语录,犀利、刺耳,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减肥是终身事业。听到这句话的...

  • 阅读推荐 Jaja_Janice《雨夜》

    推荐理由: 情真?情深? 置身事外看得真, 处身事中难分清。 原文

  • 大生大死

    生下来,活下去,生也平常,死也平常。我们每天都面对生生死死,昨日死,今日生,每天都是新的,没有多余的日子,人生只此...

  • 作大死

    切记任何时候别试图改变任何人事物,等同于死亡幻想,或妄想爱。他等同于你的消极情绪,而积极情绪寻求变化。并不是都需要...

  • 大死就会大活

    大约在二百六十年前,中国清朝初年,正当清世宗雍正皇帝在位。他可说是位相当敬奉佛教的君主。有一年(雍正十一年,公元一...

  • 大死与大活

    自大的自我死掉,道大的无我才能活了。

  • 沉浸其中,置身事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5-08死身事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v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