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应邀去看了一场黑色幽默话剧《奇怪的狗》。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村出来的凤凰男陶涛,当了上门女婿,入赘到身为退休高干的老丈人家中受尽“窝囊气”的故事,老丈人为了给乏味的退休生活增加乐趣,特地养了条名字和陶涛几乎相同的狗——“淘淘”。
“淘淘”是陶涛的阴影,也是他内心的影像。

一个外强中干、与主人公身处不同世界的千金大小姐;一个从趾高气昂、众星捧月的地位跌入无人问津的“田园生活”的老丈人;一个对主人公来说如同尾巴一样、象征着他永远不能抹去的生活背景的母亲;一个当初门当户对、却败给了现实,如今却又指引着主人公逃离生活压力的前女友,“痛苦”逼迫着陶涛不断的否定自我,逃避生活,也正是因为“更多的不能承受的痛苦”又将他重新拉回到生活。
这部剧里,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部分:
1、陶涛拿平底锅揍了淘淘一下,平时受尽一家人宠爱的淘淘嗷呜着跑出了家门,然后被车撞死了。黑暗中灯光打到陶涛的脸上,他拿着铁锹挖土,把淘淘埋了。背景音是沉重的心脏跳动声,时钟的滴答声,此时老丈人打电话来要听淘淘的叫声,在再三催促之下陶涛对着电话学起了狗叫。
2、淘淘死后,更成了陶涛的魔障,他梦见淘淘开口说话。梦中,鬼魂淘淘仿佛一个智者般开导陶涛:他以为的一切卑躬屈膝,只是他内心的自卑感在作祟。

故事的最后,陶涛面临着一个选择:签掉离婚协议书or维持婚姻并拿到一张大额支票。签掉离婚协议,他便可以不再忍受卑躬屈膝的生活,而拿到支票,他在农村的弟弟就有了娶媳妇的彩礼。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最终,陶涛撕掉了离婚协议,撕掉了支票,并说:今后我要光明正大、清清白白地生活下去。
啊~主人公的顿悟瞬间,咋来的这么突然呢…
我不知道编剧是否有顺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意愿,这个结局还是蛮“正”蛮“红”的。在陶涛的“顿悟”之后,他是否能和这个家庭开启一种新的幸福方程式,我仍想在这里打个问号。
本剧最佳片段是鬼魂淘淘出场,它提到了一个概念:你的内心如何,你看到的世界便是如何——向内探寻,而非向外。
此概念是众多事情的真谛。
压力和焦虑也许是别处带来的,但是否要承担它们,最终还是由我们自己决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