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本篇来自《态度》这本书的第十封信《教育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承认接受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总是要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虽然接受好的教育和上好大学是相关的,但是两者并不能画等号。上好大学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法,甚至是捷径,但不是目的。一个人上了好大学并不等于他接受了好的教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并非仅仅是在学校里上课。
为什么要尽可能地上好大学呢?这倒不是因为好大学的课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学的好,而是因为它们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年轻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我们或者老师对你们的影响更大。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能进入一流大学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学为伴即可。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充分理解教育的意义,这对你永远有好处。但是,不要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更不要为了进入一个好学校而读书,而要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且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读书。
I:
这段话是吴军老师给梦馨解释教育和人生的关系
背景是: 小女儿梦馨问吴军老师:“姐姐考上好大学,是不是将来就会有好工作、好生活。”吴军老师回答:“不是的,她以后还要努力一辈子。”梦馨又问:“既然以后可以努力一辈子,为什么要接受好的教育?不是有很多人退学创业成功了吗?”这封信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吴军老师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解释:
第一,教育改变命运,这种说法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是有共识的。
早在16世纪,英国就开始兴办免费教育,牛顿就受益于此,在普鲁士时期的德国,威廉。冯。洪堡设计的针对大众的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主要强调技能教育,几十年后,德意志地区就从欧洲落后的地区变成了强大的德国。现在很多中国家庭,即便很贫穷,但是非常有见识,知道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些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美国很多低收入家庭几代人都没有完成的事情,这多亏了教育。非洲肯尼亚,很多家长会送孩子到30多公里外的地方读书,在非洲,教育也是成为专业人士的必经之路。
第二,如果一个人不愁温饱,甚至有花不完的钱,那么教育对他们更加重要。
很多不体面的人主要原因是接受的教育不够多。吴晓波老师在调查了早期在股市上发了大财的几十个人,发现除了一两个之外,其他人的结局无一例外都很惨。中国那些财富剧增的家庭,有些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则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20年后,他们孩子的水平高下立见。
第三,谈下退学创业。
吴军老师举了5个人作例子。首先佩奇和布林在读完本科之后进入斯坦福读博士,是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后才退学的,距离获得博士学位只有一步之遥。他们接受的教育并不差。盖茨和扎克伯格比较类似,首先,他们至少都上了哈佛,这一点绝大多数年轻人就做不到,而且他们都有过人的专业技术。其次,他们都是在找到了赚钱方法之后才退学的,而不是在退学之后开始创业的。乔布斯只是不忍花父母的钱才没有读大学,如果他来自一个相对富有的家庭,他或许会读完大学。
名词解释:
KIPP:知识就是力量项目
KIPP是美国一个自由,开放招生的全国统一网络,是一种大学预科公立学校,对生活在社区不完善的地区的学生,跟踪记录他们的成功和生活。
名言金句:
曾国藩对后代说,依靠财富和官位是很难保证家族兴盛的,唯有教育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