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坦村往事(30)

坦村往事(30)

作者: 格向致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09:52 被阅读0次

“这干部不当,回来当个泥瓦匠。一撸到底了。”

“可不是吗?你说上回闹饥荒的时候,该给李寡妇多分点玉米。小珂愣是该给没给。这也天不近人情了。”

“你们可别这么说,人家也是执行国家政策。小珂以前可经常帮助他们,就是公社粮食少了 ,他也没办法。”

坦村人们聚在相国寺的墙根下七嘴八舌地说起小珂的事,他们有的幸灾乐祸,有的颇为同情。说的是小珂,实则是说公道。什么是公道?都说公道自在人心,可惜处在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小珂既要一心为村民,又要服从国家政策。集体化时期,这两者很难平衡,全公社的粮食产量都是固定的,公粮提取多了,分给村民们的口粮就少了,吃饭都成了问题。肚子都吃不饱,难免村民们私下抱怨。小珂已经习惯了这些议论,他也没啥好说的。

生产队的生活是热闹的, 也是最闹心的,有人抱怨分任务多了,有人抱怨粮食分的少了。七嘴八舌的意见多了去了,总是个没消停时候。当村民们听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去世的消息时,他们和全国老百姓一样都陷入了悲痛中。村民们每天上工都要先为主席和总理默哀三分钟,干活也没了精神,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改革春风吹拂着大地,也吹拂着伊河边的这座小村庄。坦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们被允许搞单干了,他们生产自由了。农民们甩开胳膊加油干,种的粮食除了交给国家,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村民们第一次可以敞开肚皮吃白面馒头了,李二楞家第一次蒸白面馒头时,二楞吃了八个,把自己够给撑着了。村里人们见了二楞就开玩笑,二楞,今天吃够八个了吗?二楞只是嘿嘿笑,白面馒头真好吃,做梦都能笑醒了。

人民公社被废除了,重建了坦村乡政府。小珂又被请回去主持乡里工作。“伊河伊河,三年两涨。”这些年来公社修的河堤保护了村子,尽管涨河,但也没有决堤。土堤很容易被河水刨蚀,需要经常加固。小珂重新担任书记后,每年麦收过后,他就会组织村民加固堤坝。每年汛期,坦村乡的农民们即使在大雨天气也能安安心心地睡觉了。

“不好了,不好了,伊河水越长越高了,快要漫过河堤了。” 一九八二年的夏天,伊河水比往年都要凶猛,洪水滔天,拍打着两岸,形势十分严峻。小珂组织乡民到堤坝上昼夜护堤,虽然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但是每天看着堤坝是稳固的,乡民们安全多了。然而坦村乡下游店子乡的王书记是从坡上调任过来的,他没有防汛经验,汛期也没有加固堤坝的修建。在八月份接连的三场暴雨后,伊河水位高涨,惊涛拍岸。洪水的刨蚀和年久失修的河堤,堤坝溃败严重。在此严峻时刻,王书记十分勇猛,冲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不顾危险和村民们用石头袋阻挡洪水,有几次差点被洪水冲走。县里得知店子乡的险情,县领导带着干部亲临一线指挥,电台以及报社记者也都到一线报道险情。王书记英勇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夸奖,他的英雄事迹也被刊登在县里的报纸上予以宣传。

洪水过后,大王乡书记在县里抗洪抢险大会上,得到了表彰和奖励。小珂领导下的坦村乡,提前做好了预防工作,并没有险情,没有得到任何的表扬。后来在干部提拔的人事调整会上,大王乡书记因此被提拔到县里当副县长,而小珂仍然留在坦村乡担任书记。这件事更是深深触动了小珂,让他倍感失落。他曾经的坚定有了动摇,再加上这些年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达标要求,都压的小珂有点喘不过起来,也让小珂的身体出了点故障。

他失落过,迷茫过、徘徊过。他不清楚未来会怎样,但他觉得生活不该是这个样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翠柳扶堤的春天里,他向组织提交了提前退休的申请。经过组织的审核,同意小珂提前退休,就这样小珂仍然离开了他曾经努力为之奋斗的工作岗位。

人究竟该怎样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也有自己的答案。人首先要好好活着,才能活得好好的。他已经五十岁了,已经不再年轻,他的人生仍然可以重新起航。他想过不一样的生活,他想去闯闯,他想给家里盖上新房子,他想让小翠穿上新衣服,他想让孩子们和孙子们都能有更好的生活。

农民们收入增加了,有钱盖房子了,小虎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了。小虎的建筑队规模越来越大了,现在都有二十人跟着他盖房子,而且他还购买了混凝土搅拌机,也开始机械化了。小珂加入到小虎的建筑队。小虎的技术和小珂的处事能力,再次扩大了建筑队的生意规模。他们除了给农民们盖房子,也开始盖酒店、戏院等等。

在国家的利好政策下,小虎与小珂注册的建筑公司,起名为安居建筑公司。他们招募了坦村的年轻人,扩大了公司规模。他们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县里和市里都有很多建筑成果,县文化馆、图书馆都是他们的手笔。在1994年,安居建筑公司被评为县里的模范公司, 小虎与小珂均被评为县十大杰出人物。安居的成功,振奋着坦村乡的人们。他们围绕建筑形成配套产业,开办门窗公司、窗纱公司、水泥砂石厂、装修公司等等。这些公司不仅承接安居的业务,还承接更多外面的业务。坦村人在小虎和小珂的带领下,终于发财致富了。坦村乡在县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常被评为模范标兵。

原来,走进田野,走进市场的大潮中,也同样有大作为,同样能造福乡民。曾经吃过的苦,流过的汗,承受的委屈都是值得的。不论何时,只要勇敢担当,未来永远会有光明。

相关文章

  • “文创+”助力乡村振兴 瑞安小山村变身“文创谷”

    上个周末,林川镇溪坦村格外热闹,一辆辆旅游大巴车开进了村,游客纷至沓来,参加在溪坦工艺礼品文化创意街区举办的201...

  • 永嘉岩坦蟾溪村

    永嘉岩坛蟾溪村 村在楠溪江上游,拟建为旅游地。有石如蟾蜍,有百年老树名枫香。溪面宽广,水清沏,村容整洁。临水立...

  • (花坦村)的前世今生!

    花坦村背靠钟山,前临珍溪。可谓山秀溪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在村前有一道10米宽大道直惯村东西两侧,可...

  • 材料的诗化——“坦培拉”艺术手记

    诺布江村/圖文 1. 天路歷程 與「坦培拉」 在“坦培拉”的作品里,沉浸的是一种时间和...

  • 佛村往事

    又是一夜,独坐于佛罗伦萨的窗前,昏暗的灯光伴着淅淅沥沥的雨落在窗台,只有行人匆忙掠过的谈笑声流淌在这百般寂寥的夜里...

  • 太阳村往事

    阅读提示:文章中有很多有字的图片看不清其中的字,点击图片放大就可以看清了。 正...

  • 火红村往事

    回忆过去,是为了珍惜现在的生活。使后人牢记历史,不忘本。 ——题记 一条广通河,隔断了河南、河北的交通...

  • 《村邻往事》

    一桩小事结新仇,斗气争强闹不休。 藤蔓安知邻里怨,探头探脑过墙头。 ...

  • 下村往事

    #书旗小说# 母亲是下村人,民国时期,下村发生很多事,我母亲就亲身经历过四件事:一.二次走日本,二.土匪攻村,三....

  • 东村往事

    那个村庄在东边,很大的一个村庄,听老一辈讲,以前忒了不得,西边好多村庄都以他马首是瞻。久而久之,这个村庄就骄傲得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坦村往事(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zf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