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小事结新仇,斗气争强闹不休。
藤蔓安知邻里怨,探头探脑过墙头。
廖志斌
邻里之间,本当和睦相处,可现实中因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怨闹矛盾的事时或有之,甚至由此酿成血案的案例并不鲜见。正如此诗起首所言,起因不过“一件小事”,后果是“结新仇”,却很严重。结下新仇,难以化解,难免互相争斗,所谓“斗气争强闹不休”,紧承首句而言。前二句虽然语言较为率意,但着眼于社会世相,闲闲道来,颇为切近现实。第三句反问,转到不言人事而言藤蔓,结句则一顺而下。这两句是说,藤蔓不知道邻里之间的恩怨,从东家爬到了西家。“探头探脑”一词,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藤蔓“心怀”疑惧的“面相”和“心理”,令人莞尔。前两句言人事,后两句言物事,两相对比,启人沉思。
诗题冠以《村邻往事》,并未确指所涉及的村邻系何人,亦不能推知是否与自己相关,当属于观察社会百态后加以提炼构思而成。综观全诗,无论言人,还是言物,主观评价与主观议论的色彩都非常突出。
今人作旧体诗,无论何种题材,往往议论先行,偏重于“意”,而不注重运用意象和营造意境,作者不仅直接言意,即使在“物”上,也往往倾注了过多的主观意图,物象通常不过是展开议论的道具而已。如果拿这首诗和宋代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二)》对照着读,我们对今人此种创作倾向会留下更清晰的印象。范诗曰:“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虽然诗中也有“土膏欲动”、“犹绿秀”等评价语,但这种评价语很大程度上属于细致观察外物后的“客观呈现”,议论的色彩并不明显。我们读这首诗,注意力并不会被范成大的任何观点所影响,但眼前肯定会呈现春雨时至,春花烂漫,春草铺绿和春笋破土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并不需要诗人直接宣示,而是我们通过把玩诗中提供的种种事物,就立刻能浮现于脑海。
高明的作者,常常会不动声色地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参与诗境的创造,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误以为是自己营造了诗境,萌发了诗意。只有这样,你的作品才能真正走进读者的心中。因为,读者一般会本能地拒绝单向度的观念灌输。他们如果不能参与到诗境与诗意的营造,就难以享受阅读的愉悦,也难以激发阅读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