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我孤身在异国他乡求学,遇到很多困难:房租贵,我只得住了3年才11平米的斜屋顶阁楼、睡了3年地铺;学习压力很大,天天练习,不敢停歇,掉头发厉害,睡眠也不好,但仍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日复一日地被批评,简直要抑郁了;当然,也很想念父母。
这时候,有一本书,让我从一位60年前同样留学的老先生身上汲取了很多的力量。这股力量的帮助之大,所以,几年前,参加朋友组织的互相荐书的聚会,我回想自己几十年看过的成百上千的书,最终选择了推荐这一本书。那就是《留德十年》。
亲爱的读者,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书?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给别人,你会选哪一本?说到底,我们为什么喜欢看书?
图源网,侵权删,下同《留德十年》这本书是我在小阁楼里读的。书中的季老先生与我的境遇那么相似,又那么不同。
我留学期间,法国社会太平,而他留德期间,二战爆发。开始,生活工作还算正常。慢慢地,没了口粮,最后不得不吃面粉里夹杂着木灰一类的东西果腹。
慢慢地,同学们一个个被充了壮丁,最后只有他这个异乡人和一位耄耋之年的德国老教授幸免于难。
老教授是研究吐火罗语的泰斗,于是季老就跟着他学习这门生僻的语言。冰天雪地里,他与老教授每天两人互相搀扶,踽踽而行,去学校上课。虽然只有一师一生,他们的治学态度却并不输于战前。后来,季老也成了吐火罗语的专家。
后来连去学校上课都困难了,常常有空袭。季老先生只能去家附近的树林躲空袭,在树林中、植物间居然也能找到片刻的安宁。
等空袭过去,只见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有邻居在地下室躲避,结果出口被堵,大声呼救。他们外面的人奋力施救,但常常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听着里面的呼救声越来越弱,直到听不见了。这种无能为力的内心煎熬可以想见。
全书记录了季老十年的种种遭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夜治学和树林避袭这两个细节。那时候,我也常常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学习累了只能抬眼看看阁楼小窗外的一片天。但我起码有一个温暖的阁楼,不至于在冰天雪地中去学校。虽然学习压力大,但我起码不用吃面粉加木灰一类的东西。我拿到了奖学金,无需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比季老幸福太多。
看了这本书,我才想起来我家附近也有一片树林。以前路过总是匆匆而过。看了书,我也常去树林里跑步。果然发现能找到内心的宁静,身体也通透许多。
这就是书的魔力,能够跨越时空,给一个60年后的留学生带来力量。或者说,这是我们人做好自己的事,然后把经历集结成书的魔力。这本书并没有讲什么理论,教别人该“如何”面对困难。但是季老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苦难,但只要有一股向上的力量,总能淌过苦难之河。可是,人怎么找到自己心底的这股向上的力量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季老的另一本书《牛棚杂忆》。在这本书里,季老讲述了自己在“文革”期间的经历。其实看完这本书,我完全能够理解老舍等可贵的人为什么选择了自杀。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住牛棚期间,季老生病,睾丸肿胀,不得不在地上爬着走了几公里,到镇上卫生所看病。没想到,医生看见他,并没有一点点同情,反倒瞪大眼睛骂他:“你个臭老九,没有组织的介绍信,谁让你出来看病的?!快给我滚回去!”他无言以对,只能又爬了好几个小时,才回到住地。没想到,后来身体慢慢消肿,竟然恢复了健康。
读到这里,对他的遭遇充满了悲悯,泪水都会溢出。也很纳闷他是如何找到了内心的力量,没有选择离开这个冰冷的世界,最终还成为了北大的终生教授、吐火罗语的世界少有的几位专家之一。
当我看到“文革”刚结束后他担任大学看门大爷时,没有纸,他就在心里反复推敲对长诗的翻译,最终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了长篇史诗的翻译,我想我找到答案:人生的苦难很多,而心底真正热爱的事业可以给我们一股向上的力量,拉着我们不至于坠入谷底。
这一点在读林徽因传记时,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二战期间,林徽因、梁思成辗转大半个中国逃难,生病卧床,好几个月见不到一个熟人,郁郁寡欢。是那些建筑图纸、那些健康时遍访古寺写下的笔记,给病中的她带来了一线生机。后来,身体渐渐康复,生活也慢慢恢复了暖色。
每次读到这样的书,我总是非常羡慕这些人。说到底,他们有一个共性,是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挚爱”。这是一股力量强大的向上的力量,不仅曾拉着他们渡过生活中的苦难,也给几十年后的我们带来了力量。
我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我想不仅仅是想学习前人传递下来的知识、规律或者方法论,也是因为好的书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有快乐,也有苦难,只要心中有热爱之事,就能有一股向上的力量,拉着我们离苦得乐。而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把自己的经历集结成书,也可能跟以后另一个时空的一个人产生联接,给他带来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