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这个题目,感觉不是很吸引人,毕竟向往而生这样的题目用得还是比较多的。可我读完这个故事,才发现了文章深厚的内涵。
开头,作者就是用儿子的问题开头的。这样的开头方式让人很是期待,接着母亲告诉孩子老人正在拾荒。一来二去的对话,给人很生动的感觉,生活化的文字让人感觉到舒适。
第二自然段,作者重点描写拾荒老人的外貌、动作描写,这细致的观察给人触动,让人心中生发出对拾荒老人的同情之心。
既然是亲情文,自然少不了与儿子的对话。接着,儿子开始想去拾荒赚钱,母亲说老人比我们更需要纸箱,透过这番言语,将育儿理念渗透于无痕。
接下来,写了一个过渡句,继续讲述小区里另一个戴鸭舌帽拾荒老人的故事。
这个自然段先详细描写老人的外貌,一年四季戴鸭舌帽,有特点,大家都能记住。偏瘫的后遗症让老人的动作比较迟缓,他艰难地捡拾着纸箱。此处细描了一次给鸭舌帽老人纸箱的事例。
最后两个自然段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升华主题了。两位老人的坚强不屈,深处逆境中的表现让人敬佩。最后再讲述儿子看到两位老人事例后的改变,主动拆纸箱,并将纸箱放在垃圾桶旁,孩子的暖意被人记住,孩子的同理心被激发出来了。这样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一句点出主题,遇到困难向阳而生,与题目呼应。
我更想学习亲子文的写作方法因为很多稿件都需要这类的文章。怎么写?有没有范式?我感觉,这类的文章重要的就是需要在无痕中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读者有所启发。可哪些东西可以写呢?
处处留心皆学问,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