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成了隐形人,捧着《文心》这本书,随着乐华和大文,来到了王先生的国文课堂。
由于王先生事先让学生们预习了功课,所以,这次上国文课的时候,他采取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处于引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使得课堂里的学习气氛紧张,活泼。围绕着课文,孩子们的脑力在快速地转动着。学生朗诵一节,再由一个孩子来解释。王老师则在适当时候去启发和补充。
好多时候,乐华和大文都默默地坐在座位上,静静地听着同学们的回答和老师的解说。由于我知道乐华和大文好好地预习过了,有时候看着“同学们”一些可笑或者是似是而非的回答,我心里替乐华和大文着急:明明你俩都会,为什么那么谦卑呢?
乐华和大文表兄弟两人的国文基础厚实,预习课文时,遇不懂之处,还有枚叔指导。所以在课堂上,听着王先生的启发,两人互相查漏补缺,还记了不少笔记。例如:
重复法: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拟人法: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
秋夜:写景。状物。想象分子多。
《登泰山记》:写景。纪行。朴实的记载。文字简洁。
在课堂上,王先生还给学生讲述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他说:
……只有两点,一是用字的多少,一是关系词的不同。例如,《登泰山记》是文言,开端的‘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如果用白话来说,就是‘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着’,白话的字数比文言多了几个。……又如‘之’字,在白话文用‘的’,这是关系词的不同。
一堂有滋有味的国文课,可以说,直到下课铃响,老师和学生们还意犹未尽。你听,教室外的运动场上,到处都是孩子们快乐的耍笑声,唯独王先生和他的学生所在的课堂,依然是保持着老师讲学生认真听的形式。
别小看这几句话的时间,因为王先生利用孩子们的一点空隙,让他的学生们知道了,中国的汉字又叫方块字,它没有语尾的变化。同一个字,所处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不同,词性也就不同。而且在文言文中,由于句子简单,其中的每个字,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绝不是随随便便安插在句子里边的。就像王老师说的“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就会发生错误。”
这个说法,我记得好多年以前,我和我的同学们,也在课堂上听我的美女老师说过。从她那里,我们当时还知道了甲骨文,理解了古人惜字如金的缘由。
汉字是先人创造的,每一个字的来源,几乎都能说出一个故事。在经典作品中,思想者把智慧的结晶隐藏每一个方块字里,用书籍的形式保存给我们。可以说,里边的每一句话,都留下了思想者的行动轨迹。
好多汉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词性,只要我们用心去读文章,汉字就会如同金子般,向我们发出光彩。
这堂课,让我这个隐形的“中学生”更加明白:方块字的魅力,也就是国文的魅力。用方块字组成一句句有意思的话,再用句子编织成一篇篇文章,不光是乐华和大文喜欢做的事,也是我这个笨笨的隐形人喜欢做的事情。
以后的每一课国文,我都要和他们在一起。因为《文心》的牵线,我已经暗地里做了王先生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