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堆量子和念头的组合。在时间的长河里翻几个滚儿就不见了。
杨定一博士说“我”是最大的电阻,也是生命流最大的阻碍。如果你我能去“我执”,彻底臣服于当下,活在当下,就会形成一种“短路”的美。
这是头脑无法理解的东西,是极少数人望尘莫及、又极致追求的东西。绝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更不能做到,所以总会在贪嗔痴怨里认假成真,恨不得把一切东西都打上“我”的标志,如我的爱人,我的孩子,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钱……
《集体的失忆》是杨定一博士新近出版(2022年8月1日)的一本关于“自我觉醒”的书。光看书名,还以为内容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类似。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人类心理最深层积淀的普遍性精神,大白话就是人类这个物种几十万年自我驯化过程形成的共同心理的一部分,是人类婴儿自出生起就自带的心理意识。
认真读完,书中所讲述的“集体的失忆”并非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非佛罗伊德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相反,正是因为我们被这些虚幻的“集体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所蒙蔽,才集体失去了对“一体”的记忆,执著于五官和意念幻化出来的“我”的各种认知和感受,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拼命搭建一个虚构的人生故事,得到虚构的成就、虚构的伙伴、虚构的财物、虚构的名誉、虚构的才华……
一旦醒悟,参透了“一体”,平静、喜乐自然成为生命的本质。我没有这样的大智慧大觉悟,但读此书的过程,内心感受到的是一种安静平和。这种轻松舒适的感觉,每次在户外与自然万物互动时都会有。就好像忘记了时间的概念,忘记了“我”的存在,没有了人间的念想。当下的每一刻都是“在”,草在,花在,树在,蘑菇在,昆虫在,鸟儿在,风景在……
网友如是说,用这句话能更好的表达其中心思想:一个人醒过来了,根本不会和生死绑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重生好谈。
如果你做不到,又很纠结的时候,不要逼自己。静静地坐下来,默念以下的话看看:
每一个呼吸,我都知道。
呼吸长,呼吸短,我都可以观察到。
一进,一出,我都可以见证到。
我选择不去干涉呼吸,最多只是看着它,放过它。
看着它,再继续放过它。
再看着它,再继续放过它。
这时候,轻松地在心中配合每一次呼吸,我在心里说“我”。
吸气,在心里说“我”。
吐气,还是在心里说“我”。
通过每一口呼吸,最多只是贴着“我”。
也只是通过“我”来肯定——吸气,吐气。
接下来,吸气,吐气。
不断重复。
“我”以外,什么都没有。
“我”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我,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着你的“觉”。它要你深深住在当下,吸纳此时此刻的正觉,清明又丰盛地活着。
杨博士说:一个人要体会生命的永恒,一定要活在当下。而且,活在当下,并不需要头脑的作用。
如果我之前对“空性智慧”不了解,这本书是没法看的。作为研究生命科学的杨博士,能有如此的觉悟,真了不起。他的每一本书都在“佛骨”里穿针引线,对于智慧的人来说是大辅,对于愚痴的人来说是大骇。
修行,其实不是要成为一个好人、伟大的人、有用的人、有名望的人。
刚好相反,要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
甚至,连什么都不是的人都不是。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的这种思想是不是从这里化身而来?
但是从他所有的阐述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种更大的解放:一如“醒过来了,每个动作,都是臣服的动作,没有带一个“我”在做事。没有做事的作为者,也没有事好作为,没有对谁好作为,也没有谁在承受作为。反而,一个人自然表达最大的善意、做出最友善的行为,自然带出在·觉·乐给周边。”
他的书好像把儒释道都看透了,然后跳过去,直接达到“空空如也”的境界。但那还不是,仿佛是空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