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教的日子里,我和学生约定每天背一首古诗。每天早读时间,师生互背,互相监督。
傍晚,走在水洛河边的石径上,会看到夕阳的余光穿过树叶间隙投射到地面,微风拂过,树叶摆动。早晨,从水洛河边经过,太阳照在水落河面上,有清洁工人拿着扫帚在扫地面的尘土和落叶。这些景象时常真实呈现在眼前,以至于有一天早晨脑海中突然蹦出了这样的句子:“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分享了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和《王门四句教》等,这也激发了读一读王阳明传的欲望。一年前买了这本书,并未来得及打开细读,后来便离开了家。一别经年,越发对此书惦念。待返津后便拿起此书读了起来,一鼓作气四天读完意犹未尽。
本书是一部关于王阳明成长历程的小说,作者申维用小说敏锐的触角探及王阳明的内心世界,探索鲜为人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让我们了解到一代先哲是如何在大明王朝的风云变幻中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至圣追求的。这不仅是一部从凡至圣的励志书,更是一部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精髓的作品。
之前听杨老师提到过“格竹子”的事儿,可是到底什么才是格竹子呢,我迷惑不解。读了小说第12章格竹难悟“格物致知”,方恍然大悟。原来少年时期的王阳明,迷上了朱熹的《近思录》,朱子说诸物必有表里粗精,一草一木都含着至理,理存在于万物中,认真的格就能成圣贤……王阳明苦思冥想,终于想明白朱子学问最根本的就是“格物致知”。于是他把小伙伴拖到自家的竹园里陪着他格竹子,三个人蹲着,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竹子看,单纯地以为自己是在参悟天地万物的玄机,这样就可以成圣贤。结果两个小伙伴相继跑开,留下王阳明一人守着竹子三天三夜,此事件的结果是不仅自己没有成圣贤,而且还因为受了风寒,从此落下了肺病。父亲教育他,朱子所谓的“格物”不是盯着不放,而是看上一眼即可,就要想物的来龙去脉,从表及里,从外入内,最终达到万物都有一理的境界。至此王阳明才顿悟其中奥妙,理不在外求,吾心自足。
这个故事让人哭笑不得,所谓的圣贤哲人,也有开悟前的迷糊,何况我们常人呢?
王阳明才情卓越,智慧超群,且敢于申张正义,受到太监刘瑾的迫害被贬到偏僻的贵州龙场驿——其实就是彝族蛮荒之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王阳明却由此“龙场悟道”石破天惊。
事情是这样的,王阳明在龙场驿时天天睡在石椁里,抛开白天的事物静下心来想最初的那些关于成为圣贤的问题。在石椁的黑暗中,他感到无比的轻松。一天中午他梦到孟子向他走来并点拨他“什么叫良知?”:圣人为什么随遇而安,因为良知是自己的行为准则,所谓格物,就是格脑子里的良知;致知,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王阳明忽然明白于心外求理是错误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思维的灵感顷刻涌出在自制的油灯下写下著名的哲理文章,他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许多学生慕名而来,他教学时提出四件事,看似寻常普通,其实是心学的精华,人生的要旨。一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也是君子之道。二是勤学: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励志的完整内涵。三是改过: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四是责善:与朋友相处,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的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做到态度尽可能婉转曲折,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改过。
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根本观念,其实也已经蕴含其中了。
在龙场驿,王阳明于无路处辟生机,使文明之光照亮蛮荒之地。无论是后来平盗贼还是平叛乱,或是被重新启用,王阳明都能尽心竭力做事,进可攻,退可守,就像诸葛亮,七擒孟获,以收心为上,最大程度的减少杀戮与伤害,为以后的发展保留生机与活力。而自己虽有勇有谋运筹帷幄却淡看名利,不能不令人佩服。
一代先贤已去,其思其感其情其心犹在。让我们再重温王阳明的经典名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破山中之贼易破,破心中之贼难;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谦虚其心,宏大其量;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