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常被我⽤来教导新⼈——⽩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很多驴马来请教:为什么⾃⼰也很努⼒,却⼀⽆所获?⽩龙马说,其实我去取经时,⼤家在磨房⾥也没闲着,甚⾄⽐我还忙还累。我⾛⼀步,你也⾛⼀步,只不过我⽬标明确,⼗万⼋千⾥我⾛了个来回,⽽你们始终原地踏步罢了。
每天都在做⼀件事,却不思考背后的意义,是可怕的状态。所谓“思考背后的意义”,就是设定⽬标。同样是⾛上⼀万⾥,有⽬标的叫“长征”,没⽬标的叫“流浪”。
就像每天看剧,⽬标是导演的⼈积累了技巧,⽬标是作家的⼈积累了桥段,⽬标是⾳乐的⼈积累了灵感,也有⼈做了收集和分类,积累了粉丝,⽽你只积累了⿊眼圈和眼镜度数。
巴黎某著名杂志曾做过⼀次有奖征答:如果卢浮宫失⽕,⽽当时的条件只允许抢救⼀件艺术品,你会选择哪⼀件?
⼏乎所有的答案,都围绕着“是扛⾛维纳斯雕像呢,还是勇救蒙娜丽莎”争论不休。⽽最佳答案是: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件!
⽬标要⼩⼀点,要少⼀点。
志向⾼远是好事,但⾼得够不着、远得看不见,这样的⽬标就只适合让你放在⼼⾥暗爽。就像维纳斯雕像固然⾦贵⽆⽐,可你不是李元霸,结局只能是抱着它葬⾝⽕海。
合理的⽬标,应该是你踮起脚就可以够到那种。⽐如每天记住⼀个单词,每天做⼗个俯卧撑。不要觉得这些微不⾜道,做就⽐不做强,做下去就会有奇迹。每完成⼀个⼩⽬标,都会增强你的⾃信;当⼀个个⼩⽬标内化为你的习惯,那原先⾼不可攀的⼤⽬标,就会成为你下⼀个⼩⽬标。
有些⼈出于⾯⼦的考虑,写下的⽬标之繁多,虽⽐不上卢浮宫,但也像⽹上的购物车⼀样丰满,可付出的⾏动却像⾃⼰的钱包⼀样⾻感。
⽬标⼀多,资源和精⼒就会摊薄,规划的难度也随之加⼤。⽽且⽬标太多,等于没有⽬标。
不得不⾯对多项⽬标时,要有优先级的判定,你要问问⾃⼰:“如果这⼀年我只能做⼀件事,我会做什么?”如果将这个⽬标再细分,必须能告诉你每⽉每周每天该做什么。
胸怀⼤志的你,或许已经写下“明确”的⽬标:五年后买下⼭上的豪宅!⽽美国财务顾问协会前总裁沃克告诉你,这是典型的“模糊不清的⽬标”。如果你是动真格的,你必须先找出那座⼭,算出⼩屋的价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五年后这栋房⼦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算出,为了达到这个⽬标,每个⽉要存多少钱……
⽇产汽车CEO⾼恩,被誉为管理奇才。他的名⾔是:“⽆法数据化的⽬标,我⽆法执⾏。”例如“拓展⼈脉”这项⽬标,就应该转化为“每⽉与⼈交换30张名⽚,⽽且与其中5位保持联系”。如果是长期⽬标,则要按长期、中期、近期的顺序,“倒算”出当下要实现的具体数字。如“和太太更恩爱”的⽬标,也可化为“每天和太太去公园散步⼀⼩时”。
我⼀个学医的同学Y,问⼀个优秀的师兄,实习时挨过⼏次骂?答说七⼋⼗次。他想:“连他都七⼋⼗次,那我⾄少100次。”于是,他给⾃⼰订了《⽤厚脸⽪顶住挨骂100次》的⽬标,然后做了表格,每挨骂⼀次,就记下时间与原因,思考哪⼉出了问题。这个办法,让他有种电脑游戏积分的感觉。到⼀年实习结束时,他的表格只填了不到50次。
Y通过设置阶段性⽬标⽽循序渐进:他第⼀天实习就挨了两次骂,第⼆天他把⽬标定为只挨骂⼀次,之后⼜调整为两天挨骂⼀次……到了实习的最后⼀个⽉⾥,他⼀次骂都没挨过。
所以,具体可⾏的⽬标才有⽣命⼒。如果你还⽆法理直⽓壮地写下⾃⼰的⽬标,更⽆法理直⽓壮地告诉⾃⼰今天该怎么做才能接近⽬标,那你还没有⾛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