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月初就开始利用碎片时间看《滚雪球》这本书,到现在都7月底了居然还没看完。我在反思自己阅读效率的同时,顺便估算了一下阅读时长,除了日常工作、学习、健身和看电影外,每天花在书上的时间大概有两小时左右——和其他书友比,确实不算太多,但也算不上太少。
同样是上千页的篇幅,这本书和《穷查理宝典》的行文风格完全不同,属于“汤”少“肉”多型。既没有什么漫画、插图,也没有过多的重复叙事,满页都是文字或注释,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较多。
要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稍微熟悉点的名字还好,可以透过作者翔实的文字记录,了解到某个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更多细节。
要是遇到一长串不熟悉的名字,我就经常读到后面又忘了前面,一不小心就把人和事搞混了——不得不重新翻看前面的内容,才能理顺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没有读《滚雪球》之前,我严重低估了它,只把它看作是一本讲投资秘笈之类的专业书籍——一直被不少社交媒体上的财富新贵推荐,好像不读就发不了财似的。
我还听过某些知识付费平台针对这本书的精华解读,三四十分钟的时长,讲的都是和价值投资、复利、浮存金有关的内容,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也是标准三人组,分别是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搭档查理•芒格,让人感觉和其他介绍巴菲特的书并没什么两样。
这使我不仅低估了书的内容,也高估了看书的速度,以为自己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把书啃下来。毕竟我看过不少和巴菲特、他的恩师以及搭档有关的书籍、文章,他们仨可都是投资界的重量级人物。
但当我翻开这本书,认真品读的时候,却被作者娴熟、感性的文笔深深打动,不再纠结阅读进度,生怕错过每一行文字和每一处细节。
这本书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视野,时间跨度长达百年,而且可以让人通过巴菲特家族和他个人的发展经历,从更加敏锐、直观的角度去重温历史,感受不同人物在大时代、大背景下的不同命运。
作为名符其实的人物传记,这本书忠实记录了巴菲特本人以及与他有过生命交集的那些人物的人生故事,酸甜苦辣皆有,得失成败更是家常便饭。
作者不仅没有对巴菲特进行神化和粉饰,而且是以全景式还原的叙事手法和直言不讳的写作态度,来展示他独特的性格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和原著相比,我觉得听书解读版容易误导读者的地方在于,不仅把书的视野变窄了(只强调和钱有关的部分),而且把巴菲特的朋友圈也变窄了(只关注恩师和搭档),感觉和他的能力圈没在一个层级。
不过从书里提及的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在不同人生阶段都遇到过贵人,既有亲人、朋友,也有同学、同事——有的人直接出钱出力,也有的人间接牵线搭桥,或多或少都为他提供了生活、事业上的帮助,支撑他一路走到现在。
书中还特别提到,青年时期的巴菲特在妻子苏珊的一再提醒下,逐渐领悟到“生活里有很多比坐在房间里挣钱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和妻子曾经到现场听过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被他充满力量和魅力的话语深深感动。后者在讲演中经常重复的一句话——“法律不会改变人的心灵,但能阻止人的无情”,使巴菲特感觉到了“为人权再多做一些事情的迫切性”,从而“利用自己的大脑和金融智慧为人权事业服务”。
马丁·路德·金还指出,“大众社会动荡不安可能会导致法西斯主义”。再加上巴菲特的父亲曾经亲眼看到“正常人、普通人如何瞬间变成一个暴徒,把人性中隐藏最深的部分表现出来”。而巴菲特对弱者的支持超出直觉,部分就是依靠这种逻辑。
他和情感丰富的妻子苏珊不同,连善良都是理性的,在朋友圈中有意识地积攒口碑和扩大影响力。不管是投资做生意,还是参与反战、反种族歧视的政治活动,他都是在保证做正确事情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和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他还曾经尽心尽力帮助过另一位“格雷厄姆”走出心理误区和商业困境,后者是《华盛顿邮报》前发行人和董事会主席,也被称为“美国报业第一夫人”的凯瑟琳•格雷厄姆。
书中提到他们从陌生人发展成好朋友的过程中,经历过的各种趣事可比他与本杰明•格雷厄姆打交道的故事丰富多了。透过作者幽默诙谐的文字,我有幸看到了这位称雄美国传媒界的“女强人”既脆弱又坚韧,既谦恭又冷傲的不同侧面。
其实这本书耐人寻味、值得仔细品读的地方还有很多,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大事件,也有风趣幽默的生活小细节。
相比之下,我反而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投资原则和理念不是很感兴趣,不知道这算不算“买椟还珠”?
最近疫情越来越猛,城里的电影院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我正好把更多时间用在看书上。
就像饭不要吃别人剩下的(既不健康又不营养)一样,书也最好不要依赖别人解读的,得自己慢慢啃,慢慢消化,才能真正吸收到营养和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