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被好几件不好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来,想写点东西,就打开了简书。
我使用简书很久了,但发文不多,有写作欲望的时候才会写一篇,比如读书笔记,旅行游记,还有心情起伏时的情感小记。日更,就和上学时候的日记一样,我一开始很抵触,上班干活下班看娃的老母亲,没时间日更,况且一年365天大部分都平淡如水,哪有那么多东西能写呢?
改变想法的是老罗讲的《道德经》,老子说,要把自己放低,不要自满,自傲,自以为是。审视自己,一家事业单位的文秘,每天各种稿件经手,夸赞的声音不少,好像真的有点膨胀了。写作课?没必要学!那是给小白上的~注册了各种写作平台,都是断断续续发表,一年十几篇都不到,至今全部烂尾。每次上班从一座烂尾楼经过,都会想到自己的写作经历。于是非小白的我,在业余写作之路上已经被一大批小白甩的远远的了。
那么,听老子的,告别狂妄自大,正确认识自己,重启业余写作之路,就从简书日更开始吧。
日更,写作内容大多是每日随笔,谈见闻,说感想。下笔之前,要选题,思考,达到一定深度后理顺逻辑,开始写稿。上周挑战日更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做事更走心了。虽然都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但走心以后,真的有所不同。骑车上班,多看了几眼,就发现每天的汾河水面都不一样,无风时明亮如镜,有风时涟漪如绸,但风再大,也不会有惊涛骇浪,一直保持着城市河流的内敛和温柔。听罗博士讲《道德经》,声音过耳,内容过心,稍加思考,就能发现不足,收获启迪。接触的人和事,我也比平日多了几分用心,日更时,都有内容可写。这就是日更收获的第一点,平淡如水的日常,如果平淡的度过,那就真的平淡了。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发现才会有所进步,进步了,生活才更有意义。
日更收获的第二点,是遵守规则。加入简书日更,就仔细了解了简书现有的活动,竟然头一次发现还有什么简书贝,简书币,简书钻,也是头一次发现简书已经为使用者制订了一套使用手册,按照这套“玩法”,就像攻城掠地,过关斩将,要想在简书这块土地上占得一亩三分地,就得读懂规则,按规则出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无处没有规则。正视规则,尊重规则的人,往往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更能体会成功的滋味。打破规则,也是强者的姿态,是对现有规则的一种突破,一种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不过,想要打破规则,首先要成为强者,成为强者之前,还是老老实实按规则办事吧。
日更收获的第三点,是时间管理。上周四的日更,我是在地铁上完成的,靠在车厢壁上,短短15分钟,完成了稿子的90%。我自己都没想到,嘈杂的地铁上,没座位的情况下,还能写出东西。看来,我应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了,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尝试一下之前认为不可为、不能为的事情,没准会有更大的收获呢。
每天坚持写点东西,能带动我们每天坚持学点东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日更,就是跬步,至于能否“至千里”,就交给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原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