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随着寻找合适另一半的日渐艰难,相亲
,逐渐成为了众多大龄单身青年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信息远比几十年前丰富的现代社会,寻找合适的伴侣,却是变得更加的困难呢?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引入一个名为婚恋交易市场
的概念。
在这个市场里,每个人都可以围绕自己的需求,报一个目标价,或者说是一个自我定价,意思是什么层次的人才配得起自己。
同时他们的背后,其实又贴着一个市场价。
目标价是什么?目标价就是我想要什么条件,心目中的另一半应该要符合哪些条件,比如有车有房,比如在体制工作,比如身高一米八,比如重点大学毕业。
有着背景这些条件,最终在每个人的手上,都会对自己可以接触到每一个对象打一个分,这个打分标准可能各人不一样,但终究是会大概有个数的。
至于市场价,则是其他人对他(她)的大致评价。
当目标价跟市场价相差太远的时候,匹配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自我定价跟社会定价偏差过大。
用一句比较绕的话来说,就是我看上的看不上我,看上我的我看不上。
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定价偏差,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过度自信
。
比如去问一群人,让他们私下回答,在某个领域,比如外表上,自己是不是比大家的平均水平要好一些,八成的人可能都会回答,是的,我的颜值至少是中等,或者偏上。
普通且自信嘛。
但从数学上来说,超过平均水平的人,不会超过一半。
定价偏差,经常就是过度自信的结果。
多数人的自我定价偏高,都觉得自己至少在均值之上,自然对外报出的目标价也不会低,但市场价是另一回事。
给陌生人评分的时候,评分可不会像给自己评分那样松。
大范围的定价偏差,导致婚恋匹配难度的飙升。
至于为什么以前似乎没有过度自信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那么严重?
我觉得是因为信息量的缘故。
互联网时代以前,一个人的社交圈子顶天了就那么三五百人,同辈人百八十个,自我的定价大致是以身边的同龄人为基准。
邻居家的孩子,这时候顶天了就几个人。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人的接触范围直接爆炸,足不出户就有机会接触到全国各地的人。
巨大的基数下,必然有大量的优秀人物,到处都是邻居家的孩子。
人又总是爱往上看,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比自己强,比自己厉害,比自己好看的家伙。
久而久之,自我的定价基准,就变成了自己关注最多的那些人,而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自己身边的同龄人。
诸如“年薪三十万不是遍地都是吗,我的要求还算高?”就是被互联网信息改变了定价基准的结果。
已经完全不再考虑自己身边又有几个同龄人,能有这个水平的工资。
大范围的定价偏差,便是从网上遍地都是的邻居家孩子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