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明明衣食无忧,但我仍旧会觉得内心很恐慌?!
我既羡慕那些脚踏实地、不停攀缘向上爬的人的充实与忙碌,也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悠闲与惬意。这就好比我走在一条岔路口,向左边,我必须强迫自己一直笔直往前走;向右边,我也许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与悠然的快乐。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我现在是站在哪里?
假使我站在一个山顶,那么毫无疑问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沿着山壁笔直向下爬。因为只有爬过的这座山,我才能够欣赏其他的风景,才能够选择未来的路,怎么走,如何走。
假使我陷在山谷,那么我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不停的向上爬,哪怕屡战屡败。因为只有爬出了这个深渊我才不会“坐井观天”。
鉴于这两种假设,我必须有且仅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努力攀缘,不断向上。因为生活迫使我们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然人生之路并不是永远都如此跌宕起伏。有时我们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时候,更加的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乱花渐入迷人眼”的现实事例数不胜数。
这个时候生活是相当的仁慈的,他绝对公平且大方的给予了我们选择的全部权利。然而掌控主动权的我们,其实有时候比处在绝境中更加的迷惑。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些,纵横比较。
也许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我们可以多多听取前辈人的建议,学会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生活会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因为除了向左向右,我们还可以选择向上。
前几天在百度问答参与了一个挑战的话题:在权力与爱情这两个方面,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大略略也翻过了很多人的回答。不外乎是既要权力也要爱情,或者权利我们一生都用不到,那么我就选择爱情。其实我觉得他们都没有错,毕竟只有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岁月会告诉我们当初选择的结果。
但是我个人不喜欢把未来交给未知的时间。尽人事,知天命。这一直是我做选择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有很多的媒体公众号上发表了这样一个言论:阶级固化。
什么是阶级固化?就是穷人和富人之间有一层明显的屏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一个个圈子,很难打破自己原生态的圈子。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这一观点的有力体现。因为原生态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决定了大多数,我们每个人从父母方面得到基因的传承,得到社会生活文化习惯的传承。在自然基因以及社会基因两个方面取决于父母所到达的等级终点。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和老师。穷人们在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获得的优势大大减少,就是由这两方面造成。
但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种生物进化论的选择方式。人之所以优于动物,不正体现在这一方面嘛。我们有习得性进化规律和优势。
既然我们不能够从原生态获取更加积极的养分,那么我们可以向更优秀的地方学习。义务教育实现了人们对自然科学以及优秀文化传播和传承,而浩瀚的书籍则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方向和人生智慧。
大多数人努力拼搏选择之后的结果。那么有很多人就会给自己开脱,认为我本来的生活会环境,社会地位就比较低下,我就是一个穷人,我没有上进的阶梯以及道路。然后就开始理所应当的放逐自己的生命,浪费自己的人生精力。
因为我们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被阶级固化。也许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所能到达的顶点也比不上那些富人阶级的孩子一出生就占的起点高。想想就让人绝望,就更加的没有动力去拼搏。但是我们拼搏向上的之后,我们比起同一类人就会有了结果优势。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也是别人所奋斗的终点。因为富人往三代上数也是穷人。我们做不了富二代,但我们可以做富一代不是吗?
国家和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人类也要不断地进步和追逐。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也许没有生存的恐惧和危机的时候,我们体会不了这种胁迫感。
然而,在这次全球人类生存危机的浩劫中,我们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点上。病毒不会在乎我们到底是普通人还是富豪们,生命在它们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谁高过谁。
那么决定因素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过往所经历的一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养成的思维习惯。比如我们平时就没有储蓄的习惯,用多少花多少,月光族甚至负债族,在被隔离在家没有工作不能创造生活所需的时候,我们所靠的就只有自己的过往所积累起来的财富经验。只有有了更多的资源,掌握了更多的优势,我们才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不管你多么的富有,也不管你多么的贫穷。假如你没有了生命,这一切都又算得上什么呢?所以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健康,才能拥抱更完美的人生。在这场世界级经济急剧动荡的时局下,我们要努力的抓住时机,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除了向左或者向右走,我们还可以向上走。因为只有向上走了之后,我们才可以从容的选择向左或者向右,不是吗?
生命的脆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