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生命的意义不一定是延续,而衰老或许是为了下一代

生命的意义不一定是延续,而衰老或许是为了下一代

作者: 有爱科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2:34 被阅读21次

    蜉蝣可以说是自然界最短寿命的昆虫,它从出生到死亡短至一小时,长则一天。

    而在哺乳类动物中,老鼠的寿命也是极短的。如果有养过小白鼠的朋友应该知道,能活2年就已经是长寿鼠了,但在鲸类中有些弓头鲸却能活到200岁不止。

    同样是哺乳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我们一般会觉得,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由基因决定。从生理上讲,衰老是因为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基因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就像一个程序,当出现无法纠正的错误,时间越长,错误积累的越多,最后自然而然就会崩溃了。

    人的器官像机器用久了,零部件会磨损一样。除非我们能换个“原装”或者匹配的上去,不然当我们衰老的时候,身上的很多器官其实就已经“伤痕累累”了。从更深入的角度来讲,器官的老化实际上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无法自我修复的损伤长期累积的结果。

    譬如体细胞突变积累导致的细胞功能下降死亡、自由基积累导致的蛋白质受损、细胞膜氧化等等。

    而某种严格意义来讲,我们都不是死于“衰老”,而是死于器官“衰老”引起的机能停止。我们的器官就像齿轮一样互相连结,某一个停止了转动,那我们整个人也就离“罢工”不远了。

    所以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种在器官修复方面投入不足,繁衍后代等活动就已经占用了大量的消耗。但在修复和繁衍之间的天秤,又是由生存环境的险恶程度决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也是恶劣环境的一部分,因人类的行为导致灭绝的物种数不胜数。而人类的延续过程,也是经历过恶劣环境的,所以在基因层面上,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遗传下去。

    所以在中国,子嗣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古人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恶劣,传宗接代就成了他们的第一要旨;而现代人生存环境已经好了不止一筹,我们就可以在自己身上多投入些用来“养生”。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种群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每个单独的个体就必须在繁衍后代上投入大量精力,而不是为了自己长寿。所以在自然选择中,它们的寿命自然很短。

    而就算一部分个体突然就变得长寿了,恐怕也无福享受,因为如果身履险地处于恶劣的环境当中,还没有来得及养老就被灭绝了,要长寿又有何用?

    如果一个生物物种自然寿命的长短,是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决定的话。能同时在海陆,或者陆空生存的动物的生存余地,就多多了。譬如蝾螈,乌龟,蝙蝠,老鹰等等。

    其实每种生物的出生、生病、衰老甚至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为了这个物种乃至整个自然界的长久存在而做的牺牲。一代又一代的先烈用牺牲,换来了后代的延续与传承。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衰老的话,其实都是为了下一代的更加长寿在服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意义不一定是延续,而衰老或许是为了下一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lgqqtx.html